V0.9版本
写在前面:
从咨询视角到2B产品项目参与者视角参与敏捷研发过程,我打开了曾经没有开启过的视角。这让我想起曾经做咨询或管理者时常用的一句话,企业做过程变革,就像开着飞机换轮子。是一项既危险又需要优雅的事情。
敏捷中的责任主体视角变化
背景:小规模组织(笔者定义在整个公司20人以内的研发团队,也有20人以内的研发小组,但部门在百人级别,故在这两者上下文下,视角也不通用)
痛点:
1、研发团队内分工大类上只区分产品、技术。实际职责有区分,但边界上不会进一步明晰。实施规则改进时有明确的责任主体(一般是产品经理或技术经理自上而下快速实施管理手段),实施改进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功,一般不经历严格的论证过程,快速浮现,快速改进,逐渐固化。缺点是因为定义与验证环节缺失,在规模增加时或者开始考核成果时,难以进行证明投入管理活动的效益。
2、大规模组织下,中层管理者一般无法打开具体的业务细节,所以也不会从交付团队的规则颗粒度给与辅导、协商。而一线管理,则被更严格的划分出了职能,分层实施管理活动。一般不跨职能指导规则定义。故责任主体分散,通过领导力通过影响力的方式间接影响团队形成自管理。(如站会浮现的规则,回顾浮现的规则,就是非部门统一形成的规则,适用于单团队运作)
区别:
1、在小团队中,浮现想法到落地实践,进而固化规则的周期可以很短,效果也比较容易在短周期内显现,一般在1-2个月内。在职责边界模糊的情形下,全员也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共同对团队目标集中发力。缺点是因为没有提前定义,所以事后也难以论证效果。
2、在规模化组织中,团队缺少明确责任主体,背后则是绩效和岗位要求上对人的考核。如果过多参与非考核目标中的事项,可能导致考核上的失利。以及人员流动性高导致的内部管理共识流失。需要经历组织层面的假设、研讨、论证,共识、培训、推广、改善、发文、验证的过程,最后固定为组织的通用标准。团队根据通用规范指导日常运作。
敏捷中的是团队还是团伙
背景:
大规模团队中的构成较为复杂:如外包、OD、自有、供应商等,流动性较强,信息差较大,辅导资源投入不一致。今天形成的团队规约,明天可能因为职责划分、人员变化、组织规则变化而失效。故每个职能筒仓形成自己的规则,通过【握手】方式供其他职能联调调用。难以在通盘角度灵活的考虑通盘优化策略,达成局部最优。
观点:
我认为规模型组织里,团队是个假设的集体概念,相同职能的人组成利益互相影响团体,而上下游协同的人员则形成的是短期团伙关系。通过充分可视化牵引局部优化到全局优化转变,直到形成统一的团队价值观。分工越细,团队统一价值的形成难度越高。利益斥力越大。
团伙作战的特征
1、在沟通中对交流词汇有严格的定义,如未遵循暗语标准,则会全面激发安全脑进而审视对话内容
2、在安全脑未被满足层面的工作模式大致是:表达、论证、价值、判断、行动。
3、在安全脑充分满足的情形下工作模式大概是:表达、判断、行动。
举个例子,你在和跨职能协作时,有多大概率下是能快速得到支持和共识的。
团伙作战下的回顾会议等于与虎谋皮
1、希望别人改进(参与者希望有人牵头提案,自己通过抛出问题来解决问题或问题不在自己的伦茨)
2、希望别人行动(参与者希望尽量减少自己在会上达成不利于的行动,有可能是以增加工作量为前提的)
3、难以定义团队牵引方向(参与者本身并无明确牵引,但通常具备质询的能力)
4、主观和客观指标缺乏有充分背书公信力的指导,难以取得共识
咨询视角的重要价值
1、较容易规避参与者安全脑战逃僵状态,从旁观者角度切入,但前提是能经受住内部骨干的挑战
2、完成组织牵引层方案后,定期辅导团队解决具体问题,方法实践落地实际运作
最后
1、在匆忙的没有优先级的会议时,改进成为了奢侈的行动项
2、在被挑战的交流中,许多具备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涌现逐渐闭麦
3、那么作为参与者,如何逐步建立影响力为主的牵引力,在巨大的齿轮中既能明哲保身,又能逐步改进,还能实现价值就变成一个可以再开一篇文章讨论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