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说:家和万事兴,在家里讲道理,其实最重要的是有代沟,因为社会速度进步的太快了,中年的儿女,跟老年的父母中间隔着代沟,但是那些少年男女跟这些中年父母之间代沟似乎更大,家里能不能有话好好说呢?今天就说说中国国学里边的一些沟通道理,祸害的害字宝盖头,当然说的是家门底下的事情,害字的下面为什么是个口呢?“口”这个东西是要在家管的,管不好的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那言语要是在家里伤的人,他就是祸害,尽管大家都是好心,可是好话能够好好说,我们真的做不到吗?
孔子的弟子问孔子,什么才是孝呢?孔子说了两个字:色难,也就是说,孝顺这件事儿,千难万难,难不过给爹妈一个好脸色看。也就是说,一腔孝心能好好说吗?父母对孩子满怀爱意能好好讲吗?往往是父母的爱意冲出的时候,就变成了责骂孩子,对老人的着急脱口而出的时候,就变成了不耐烦,所以今天才要说说的就是五不怨七不责 。
第一不责,叫对众不责。现在教育学,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也就是说,再小的孩子,也都有自尊心,即使做错了,也不要在人前责备孩子,可以在人后给孩子指出来,而不能披头盖脸折了孩子的面子,小孩子自尊心受了伤害,长大了心里头会有阴影,自尊受了伤害,就不可逆了。
第二不责,叫愧悔不责。自己已经知道羞愧了,父母要做的就是因势利导,父母要引导他明白知耻近乎勇,如果继续苛责的话,就把他那想追悔的心又给折回去了。
第三不责,暮夜不责。就是说孩子临睡觉时,不能责备她,别让她抽抽搭搭眼泪湿了半边枕头,那样窝着心睡着了,这种郁闷的心情是会积出病来的,而且孩子一宿都在做噩梦,你说对他意气风发去改错,能有多大的好处了。
第四呢,叫做正饮食不责。吃饭睡觉是常规健康的保障,睡觉的时候受委屈不好,吃饭的时候受委屈当然也不好,孩子如果刚端起饭碗,就听大人问到考试成绩或者是老师给家长告的状,忍不过这一顿饭,他夹第一口菜的时候,充好吗的话已经出来了那孩子吃的能顺心顺意吗?她的胃里头能好受吗?久而久之,心里面有的这个一次一次的不痛快积累下来,对改错照样也是没好处,所以古人说了,正饮食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
第五就是正欢庆不责,也就是说,正欢庆的时候,大家都开开心心的,孩子犯错了, 得给他一个台阶下,干嘛非得在大家的兴头上,给孩子败兴,也给大人扫兴了,所以啊,不能在欢庆的时候剥夺孩子的欢庆作为一种惩罚,如果不改错,不做好那个节就不让过了,其实这就背离我们当家长的本意了,我们再怎么责怪孩子,不是为了让她能做一个更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人吗?不是为了让他更扬眉吐气让童年更像一个童年吗?
第六就是正悲忧不责。就是说孩子不管是因为犯错,还是因为压力大,或者哪怕是自己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离还乱,心里那些理由,比如说青春期的逆反,自己的茫然,所有这一切,她有悲伤她有忧愁,也就是说孩子的心理问题导致他有一定的选择障碍了,大人不要成为压垮自己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孩子心理的这个感受能力比过去的孩子也都提前了,敏感了,所以孩子在悲忧的时候,家长首先是注意疏导,而不能够在这个时候继续给他重压,我们总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为什么有的孩子走向了狂躁,有的孩子走向了抑郁,这就跟家长在孩子低迷的时候注不注意疏导有直接关系。
第七叫疾病不责。也就是说,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责备孩子。孩子身体上的病痛,会让一个人,格外的脆弱和忧伤,也就是说,生病其实是一个负能量的状态,有的时候还要任性,有的时候她要撒娇,无非是让忙碌的父母对自己更加关注一点,而父母在这个时候再斥责他,也是不应该的,这个时候对孩子身体关注呵护,要让孩子觉得世界上有一种爱,不是因为他学习好、长的漂亮、出人头地,等于他父母恰恰是在一个孩子不如别人或者在她生病的时候给他一种无条件的爱,这个时候责备,其实有点苛刻了。这就叫做七不责,也就是说在这七种情况下,呵护住了孩子的底线,让他知道父母的体贴,那么这是不是能给我们点儿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