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接触过一些制造业大亨,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着迷于不断优化企业的产业链、分销环节及服务质量。其中,很多公司都尝试使用了诸如企业资源计划(EPR)等基于云计算的制造程序,部分已在全公司上下推行使用基于云计算的应用程序。
有人着迷,就有人疑惑。近日,我在和MintJutras公司创始人兼CEO辛迪·朱托斯(CindyJutras)交流中,了解到MintJutras公司刚完成一项关于制造业、分销领域及其他行业中SaaS使用情况的调查。
辛迪·朱托斯得出以下结论:—在制造业及分销领域中,49%调查对象无法区分单租户SaaS和多租户SaaS构架,逾66%受访者没听过这两个概念。—制造业及分销行业使用的软件中,22%是基于SaaS的应用程序。据MintJutras公司预测,这个比例在未来十年内将上升至45%。—针对制造业及分销行业的SaaS方案有三个特点:用户对软件升级享有一定控制权;始终支持全球运作;软件更新迅速、及时。
制造商青睐云计算的原因
制造商要不断顺应市场要求,即提高制造、信息的准确性,以生产速度为竞争力,利用企业内部情报及知识,充分发挥每个供应、分销、服务环节的作用。与我们分享这些见解的受访企业大都属高科技、工业、航空及国防领域,这些领域的产品生命周期都很短,对产品投放速度要求高。基于云计算的方案使这些公司能够在每个销售环节调动企业内部情报及知识。
虽然使用本地部署软件同样能达到这个目的,但基于云计算的系统运行效率、执行效率更高,易于个性化定制,甚至能提高数据与分销商所用软件的兼容性。某生产经理表示,产品投放过程中,加强供应商、分销商协作甚至可以避免分配环节。很多制造商都有诸如此类的感悟。
走访了部分制造企业后,我发现,他们利用云计算改造制造业的方式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统计学、商业智能(BI)及规则引擎,掌握公司内部情报及知识,并在全公司范围内使用这些数据。对于许多以“按订单生产/配置/设计”策略为核心商业模式的企业来说,使用云平台掌握信息已是大势所趋。这方面,云计算平台的作用是,为反馈、分析数据、商业智能(BI)及规则引擎提供移动性支持。
—利用质量管控中心及工作流,提高产品从试发布阶段进入全面投放阶段的速度,快速将产品全线投放至分销商网站及其他合作平台。受访企业中,高科技领域的公司在这方面优势都十分突出,大都安装了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及需求管理应用,以此掌握订单实时状态并进行预测。
—制造业运用云集成技术改良服务已经成为普适方式。从集成iPhone手机服务这种简单升级,到全面实现声控服务(如为新款豪车提供紧急援助)的复杂升级,增加云服务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新风尚。以嵌入新服务的方式改良/研发新产品,还能避免无谓的价格战,这也是许多制造企业选择这种策略的原因。
—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和引进,节省产品入市时间。由于市场对产品投放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各部门需要在产品设计前期加强合作。
—通过云平台,跟踪个人、团队及部门的销售情况,管理直接及间接销售渠道的销售情况,这种做法在所有受访公司中都已司空见惯。每结束一轮周期,控制中心就会反馈情况,并向销售经理报告每比订单的收益情况。
— 使用基于云计算的自动化营销程序,策划、执行并跟踪产品推广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跟踪推广效果。如今,还有很多企业的营销策略、执行能力都比不上自动化营 销程序。自动化营销应用程序不仅在这些方面略胜一筹,还能提供异常报告。所以对企业来说,这些应用就像显微镜,通过它们能将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看得一清二楚。
—提供线上自助服务,包括客服、产品支持级常见订单查询服务,并将这些系统与分布式订单管理系统、价格及内容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在提供自助服务方面,制造业各个企业良莠不齐,水平参差不齐。我走访的企业中,他们在高科技方面都有很高投入,而且引入高科技的时间也普遍较早。
—着重采用双重ERP策略,提高物料计划、供应商管理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同时,制造商还运用双重ERP策略降低对单个ERP系统的依赖性。很多只是用一套ERP系统的制造商表示,若不进行复杂编程或个性化设置,这些庞大的ERP系统很难将管理操作进一步细化。很多倾向双重ERP策略的制造商都对基于云计算的ERP系统感兴趣,Acumatica,Cincom,微软,NetSuite和Plex系统都是这方面的领军企业。
—利用基于云计算的人力资源管理(HRM)系统,统筹管理全球各地生产点。企业常常用这种方式统筹分散式的人才管理、人员招聘、薪水管理及时间跟踪系统。比方说,合约制造商Flextronics公司使用了Workday,在全球范围优化该公司的人员配置。
最重要的是:制造企业能通过云系统简化主要工作流程,节省更多时间用于研发、售卖产品。行业巨擘们有高效的信息源以及雄厚的资金支持,相对于中小企业,在新技术的革命中,有更多的试错机会。这是小企业无法与之抗衡的,但是小企业对于新技术的保守心理和行为惰性,却一定会让其成为格局洗牌中的出局人。
中国大陆传统行业对于新技术的认知更是浅薄,他们对新技术的态度一贯只是“锦上添花”,对科技的革新并没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出于行为惯性和惰性,中小企业很少有主动尝试新技术产品的行为;出于对成本的考量,也会是他们进行尝试的绊脚石。
在信息渠道多样化,以及市场环境越来越浓重的社交属性下,客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再只是生硬的交易,对客户关系进行深度维护、对交易过程进行严密跟踪的需求 催生了CRM系统,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引入CRM系统或许是拥抱新技术的一个好的开始和尝试。
工业时代的商业模式、合作模式、交易模式、管理模式……终究 是会被新技术一步一步逼上绝路的,虽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过程对于传统和新兴都同样艰难,但势趋是不会骗人的,这一切,时间知道。
编译 | 桉云科技,原文有删改,转载请注明出处桉云科技以及原作者
作者 | Louis Columbus
来源 | http://www.forbes.com/sites/louiscolum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