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3: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6.14: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原 句 译 文
16.13 陈亢向伯鱼问道:“你在老师那里有得到与众不同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经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走过庭中,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会应对说话。’我退回后就学《诗》。另一天,他又独自一人站着,我快步走过庭中,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没法立足于社会。’我退回后就学《礼》。我只听到过这两次教诲。”陈亢回去后高兴地说:“问一件事,知道了三件事,知道要学《诗》,知道要学《礼》,又知道君子不偏私自己的儿子。”
16.14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对丈夫自称为小童;国内的人称她为君夫人,在其他国家的人面前称她为寡小君;别的国家的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17.1: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智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备注:“归”在此章中从古音,读[kuì]。
我的学习心得:
1、我对“礼"的理解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礼仪,即律己尊人的行为规范。遵守礼仪,核心是对他人的尊重。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与人之间互相以礼相待,以恕己之心恕人,社会才和谐共生。二是指规则,学校有学生守则,道路有交通规则,在规则范围内活动,就是自由和安全的。因为社会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就如交通规则,既是对大家的约束,更是对我们自由和安全的保障。“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不学礼,无以立身。”
2、以不义手段获得的名利,难以心安。但为了满足虚荣心和功利心,人们往往做一些违背内心的事,表面风光了,而精神负担加重了。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为了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可解世间万种惆怅。”这几句道出了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只是我们走了很远的路,经常要回头看一看,想想当初为什么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