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天失眠,昨晚终于睡了个好觉,算是勉强把时差倒过来了。
趁着脑子比较清晰,思考下这个辩题。
看到辩题的第一眼,我本能的偏向于“亲密有间”的持方。几年前,我思考人和人最好的关系,就认为这种最好的关系应该是“亲密有间、疏而不远”。
站在这个持方看,不管关系如何亲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都需要距离和边界,才不会丧失独立和自由。
从分析辩题的角度看,最后很可能分歧在于定义。
“亲密”“有无”不太会有分歧,双方的分歧核心会在于对“间”的理解。
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间”指空间,读第一声。大家对“亲密无间”的最直观理解是:关系亲密到没有空间。这也是反方最有利的地方。
而查询百度百科,“亲密无间”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这段话意思是说一开始萧望之做宰相,且是皇帝的老师,和皇帝的关系是亲密无间,后来被太监挑拨离间,和皇帝有了隔阂,不被理解和信任。
萧望之和皇帝不可能没有空间和独立性的,所以亲密无间的本意是强调互相的理解和沟通的顺畅。亲密无间的意思是指:“关系十分亲密,没有隔阂”,“隔阂”是指“彼此情意沟通的障碍或是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彼此之间有间隔”。
“隔阂”最早见《三国志.卷十九.魏书.陈思王植传》:「恩纪之违,甚於路人,隔阂之异,殊於胡越。」用来形容曹植和曹丕虽然是兄弟,但有隔阂,比汉胡之分还要严重,关系比陌生人都不如。
这里的“间”读第四声。意思是隔阂。所以“离间、反间”的意思,就是挑拨别人产生隔离、互相不理解。
所以,从最本源的定义出发,正方最核心想表达的观点应该是:衡量一段关系是不是好,是不是够亲密,不在于是不是给彼此留空间,而是能不能理解对方,沟通顺畅。如果不能互相理解,互相沟通,那即便双方离得再近,也是同床异梦。
从一个人的发展来看,最早在胎儿婴儿的时候,小孩子和母亲,毫无疑问是亲密无间的状态,双方互相信任,小孩子一片赤忱之心,母爱也是一片真心。这世界,再也没有比母子之爱更好的亲密关系了。
随着人的成长,每个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但我们的爱和沟通的意愿却没有得到同步的发展。爱,是一种为了对方的成长、自我的成长,真诚袒露自我,互相支持的意愿。我们害怕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我们害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被排示、被歧视;我们害怕太密切的关系,会让我们丧失自我。所以我们发展出一些人际交往合理距离和边界的理论,来避免冲突,来维持独立性。这个并没有错。
但这不是最关键的。人和人之间,最关键的不是距离有多远,而在于隔阂有多深。我们应该致力于通过真诚、爱、认真的沟通来消弭隔阂、构建信任。没有了隔阂,建立了信任,也可以做到近而可温、疏而不远。
这个很难,但值得我们去努力。我们讨论的是最好的,最好的东西从来都很难,都需要努力去追求。不要因为难就去否认他的存在,不要因为难就放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