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 ——南京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陵墓。它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历时达25年,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享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现在还不是旅游旺季,游人不算多,绿树环绕,环境很是幽静,可以听见鸟儿清脆的叫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武方门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明代的文武方门毁于太平天国战争,现在所见的文武方门是1998年依照明代规制重建的,所用琉璃构件全部由北京古建官窑专门烧制,墙体填补所用全部是明代的城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门碑殿是皇帝祭奠前更衣的“具服殿”。原建筑毁于兵乱,现在的建筑是后来重建的。亭中有大石龟驮着石碑,碑上是康熙第三次下江南题的“治隆唐宋”四个大字。康熙对汉人采取高压与怀柔政策,为笼络人心,他高度评价朱元璋治理天下的功绩超过了唐宗宋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享殿始建于1383年,位于御碑亭的后面,原来是重檐九楹,左右有庑,另有神宫监和具服殿、宰牲亭、燎炉、水井等设施,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筑之一。现存的享殿为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在原址上重建的,但其规模大为缩小,殿中挂有明太祖的遗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明楼——为歇山重檐的皇家建筑,楼东西宽39米,进深18米,朝南开三拱门,东西北各开一门。重檐之间有金字直额匾,上书“孝陵”。

图片发自简书App

高大的古树掩映着明楼斑驳的城墙,那是岁月的痕迹。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明楼东西两侧建有影壁,呈“八”字形。壁面四周和下部须弥座束腰部饰砖雕花卉,被视为明代前期砖雕艺术的代表作。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方城是一座用条石砌成的坚固建筑物,中央有隧道自下而上有53级台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由于百年来经雨水冲刷,墙体流出的大量白色粘合剂,腐蚀着方城的基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明楼之后就是宝顶。山角下横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楷书大字。宝顶又称宝城,是一个325米至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周围以砖墙,墙以条石做基础,高度依山就势,约7米上下,墙顶厚度2.1米。宝顶之上,树木参天,其下安葬朱元璋和马皇后。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乞丐到开国皇帝的明太祖朱元璋,一生颇富传奇色彩。世事如风,千秋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