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把书读好才是最深的记忆

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已然忘了提笔落墨的那一点怦然心动。书,我最早的朋友,也是我抛弃得最快的朋友。

最遥远的记忆

在勉强能够填饱肚子的年代,最美味的回忆是吃一碗妈妈的蛋炒饭、一个香喷喷的馒头,最奢侈的享受是听一则童话故事。农村大多数父母很少离开村子,即使偶尔到镇上卖点小菜、鸡蛋,也不会想到买一两本课外书。那时,能让孩子上学已经是他们最高、最深、最远的认识。放学看动画片《西游记》、《葫芦娃》、《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放假下田抓泥鳅、钓龙虾、跳房子,偶尔听听大孩子讲故事,乐此不疲的童年早已远去。河边垂柳送来青草淡淡的泥土气息,婶婶们唠嗑聊天、手织毛衣、脚踩豆子,小孩子们围着大孩子听故事的画面越飘越远,消失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我最早拥有的一本与教材无关的课外书籍是《安徒生童话》,那是小学毕业时同学送的,还是厚厚的大部头,至今还睡在我的书柜里。刚收到这本书,我昂着小脑袋,一脸严肃“爸爸、妈妈,这是我的私人财产了啦!”

最深刻的记忆

退去白日的酷热,伴着一丝凉意,深夜席卷而来,我收拾好书本,离开自习室,悄悄爬上床,梦里仔细回忆今天所学的知识,期盼明天下发的试卷能有个好成绩。高中生活最苦最累,也是最充实的,值得回忆的人和事很多,我自己也常常能够想起当年的种种:初进学校的不安(高手如云)、第一次考试取得比较好名次的兴奋(以垫底成绩进入一中)、浑身大汗淋淋仍孜孜不倦做试题的认真、高考前生病的恐慌等等。不过,记忆最深刻还是那时的一股冲劲、一丝懵懂。

人生在世,谁能无梦。繁华世界,忙碌生活,也许只有十七八岁时的梦想最容易实现,当然前提是那个时候已经开始为梦想奋斗,并坚持不懈带着梦想和努力走向明天。那时我也有梦,当一个自由写手。犹记得,薄薄的登记本、长长的的队伍、天真的脸庞,我安静地等候,和风隐约传来上课的钟声,咬咬唇,等吧,谁知道明天那一本《红楼梦》还在否?犹记得,单薄棉衣裹“粽子”、幽暗寒风习习来、嬉笑打闹无间隙、又有他人来相邀,摇摇头,埋首“乐读”小说,也不知道下一个课间十分钟还有空没?犹记得,青山藏不住繁华、百鸟耐不住寂寞,躲在树下苦思冥想,好句子一闪而过,看看家的方向,抓住分分秒秒,下一个双休日得回家看看了!犹记得,惴惴心不安、朗朗读书声,面红耳刺聆听老师激昂的嗓音朗读我那稚嫩的练笔小片段,勉励我勤加练习,终有收获的日子,有些紧张、有点儿小小的傲娇。彼时,从未想到此时会慌乱无措、无从下笔。

如果非得说一说那一股顶着高考压力随心看“闲书”的冲劲从何而来,我只能说来自于对书的盲目崇敬。90年代末农村的孩子能见到的几本书,无非是教科书、练习册。第一次走进书店、走进图书馆,是上高中以后,那时对书的渴望、对文字的期盼油然而生,多学会一个好句子、多知道一点伙伴不知道的知识,多么幸福呀!过去不同现在,即使是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大姑娘,最在意也不是穿着打扮,除了考试成绩,谁能随口说上几句名人名言、写下几句优美的文字、讲一些大家不知道的东西,羡慕之意可谓是此起彼伏!

回首过去,只能感叹一句“年轻真好!有梦真好!有书这个无声的朋友真的很好!”

最后悔的记忆

“难进易出”,中国大学比较显著的特征,其中关涉种种原因:体制、教师、学校,但恐怕最关键、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学生本身。我自认为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尽管我顺利的拿到了毕业证。“不要让明天对今天的回忆,变成今天对昨天的回忆”,世上最贵的药应该就是后悔药了。尽管如今科技日新月异,对于扭转时空回到过去人类还是无能为力。如果被问到已经逝去的岁月里,最希望紧紧抓住哪一段,我的回答是大学四年。那四年,我抛弃“书”这个挚友。可能我的大学同学并不这样认为,因为我的毕业成绩单还是比较“光鲜亮丽”。只有我自己清楚,我脑子里究竟有多少货。

四年大学留下的记忆远比三年高中的要少,已经把平凡的生活浪费成平庸的消磨。记忆最深的也不过是一两位比较严肃、严厉的老师,只是遗憾的是,他们毕竟精力有限,管得了课堂管不了课外,管得住行动管不住心灵,有多少看似优秀的学生其实也不过如此。四年里,不知有多少人以一种“你看过很多书”的眼光看我,每每如此我都惶恐不安。

宁愿看一部电影,也不想读一篇文章;宁愿东拼西凑,也不想独立思考。中国式教育固然有不当之处,可曾经我也有梦想。伴我度过高中时光的朋友,我最终抛弃了你——书。

云卷云舒  最期待的记忆

书,或俗或雅。纵然沧海巫山,它们仍有自己坚守。虽无桂花之香,但它淡淡的墨香,犹云卷云舒;虽无茉莉之幽,但那纵横世界的气魄,如一线之天;虽无苹花之甜,但只有尝尽人间沧桑,才能惬意人生。书,本无颜色,本无味道,但它把灿烂留给了千千万万个我们。

岁月已逝,覆水难收。不要把过去太当回事,不要把现在不当回事,也别把书看做实用的工具,纠结于此,路太窄、面太小,视野打不开。何不“采菊东篱下”,过一世云卷云舒的岁月,留下明日最期待的记忆。也许暮然回首,所期待的就在灯火阑珊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