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的“酒色财气” (二)

水浒“乱自上作”,原因是“财”。

(一)税赋

赵匡胤武将出身,黄袍加身当的皇帝,害怕下面人有样学样,便“杯酒释兵权”,采取“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政策。为了削弱官员的权力,对内宋采取一职多官、文官统治武官的策略;对外宋缴纳“岁币”,苟且偷安。为加强中央集权,宋推行募兵制,以财政“养兵”,并让驻守京城的进军轮流到各地戍守,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宋的军事外交政策虽然杜绝了武将篡位的可能,却使得官僚机构迅速膨胀,大量不事生产的流民被招募入伍,财政吃紧,军队战斗力下降。

到了神宗时期,“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尤为突出,国家陷入国库空虚,军备松弛的危机。内忧外患之下,神宗推行王安石变法,“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王安石变法旨在富国强兵,实际运行中却扰民伤民,与民争利。王安石变法不仅埋下党争的种子,也让统治者养成了伸手向民众要钱的恶习。

到徽宗时期,苛捐杂税在蔡京手里彻底变成了横征暴敛,税赋不只是为了国家建设,也为了满足统治者的个人私欲。

水浒中,先提到“花石纲”,为徽宗造园子;又提到“生辰纲”,是给权相蔡京的生日贺礼。

花石纲有多么耗费钱财?《大宋宣和遗事》中有记载:

先有朱勔者,因蔡京以进。上颇垂意花石,勔初才致黄杨木三四本,已称圣意。后岁岁增加,遂至舟船相继,号作花石纲。专在平江置应奉局,每一发辄数百万贯,搜岩剔薮,无所不到。虽江湖不测之澜,力不可致者,百计出之,名做神运。凡士庶之家,有一花一木之妙的,悉以黄帕遮覆,指做御前之物。不问坟墓之间,尽皆发掘。石巨者高广数丈,将巨舰装载,用千夫牵挽,凿河断桥,毁堰折闸,数月方至京师。一花费数千贯,一石费数万缗。勔又即所居创一圃,林泉之胜,二浙无比。

给蔡京的生辰纲竟有十万之巨,而且大约每年都要送。大名府梁中书头年给蔡京的十万金珠宝贝,被“贼人”夺了;第二年再备了十万贯,让杨志押送,引出晁盖等人黄泥岗一段故事。杨志出身将门,一身武艺,不能报效国家,却只能充当给统治阶级押送玩物的保镖。

《水浒》中还提到天子过元宵节,禁军五千七八百人,每人皆赐衣袄一领,翠叶金花一枝,上有小小金牌一个,写着“与民同乐”。这些衣袄、金花、金牌,何尝不是民脂民膏?即便到了方腊占了八州二十五县的第九十回,东京仍旧按年例大张灯火,庆赏元宵,真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