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万道论 六十
母子两断书
所谓文明,道德,礼仪,婚嫁,从母子分离开始修起。 ----前言
冤酷日深,坚辛历尽,十载春秋,自我修学于今,终于大概把住胎时,所沾惹的母体淫性,给去除掉了。于是说一些很多人所不知晓的玄妙,那就是男女众生,性交越多,所积累的爱欲习气则越多,性交越乱,所积累的爱欲习气则越乱,而将来投胎的小孩,要住胎十月,便会彻底无疑的沾上这些爱欲习气。
所以为什么有句话,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龙凤,老鼠并不是物种贵贱所决定的,而是个人的淫性所决定的。越是贪爱媾交之乐,本来就越是向着禽兽靠近,其躯体,形容也多是像动物而发展,而决非向人而发展。而人越是斩断媾交之乐,则形体越好,气场越光明,颜值越出众。
所以龙生龙,凤生风,代表的是,一个干净的子宫,无汚的躯体,才有可能孕育一些尽可能美好的生命。而老鼠,代表的是,一个混乱的子宫,经常媾交的身体,所孕育的生命,常常灰容土貌,疢头怪脑。这也是为什么上层的子女是上层,底层的子女是底层,并且上层的子女,比你帅,比你好看,比你优秀的缘故了。
自阴阳相生以来,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讲的不仅仅是天地,而是万物众生,都是遵循这一个原则。清者上升,浊者下沉,所以神仙有神仙的样子,凡人有凡人的样子,鬼怪有鬼怪的样子,一切通过外在的气场,都能够看的出来。我们现实生活中,难道不是如此吗?长的不如人意的人,常常也混的不如人意,而那些非常光明清净的人,其地位也跟其人相符合。
当然,圣贤除外,圣贤要磨练道心,所以混迹于底层。因为文章憎命达,诗穷而后工,不经历常人所无法想象的磨难,是写不出好东西的。越是患难处,越是修心时,需要在各种患难中感悟人生,孔子消迹于卫,再逐于楚,困于陈蔡,几乎如丧家之犬一样,但贤者纵不得志于今,必将取贵于后。
而为什么很多圣贤豪杰是寒门出生呢?因为他们能生于人欲,但能了断人欲,一是方便磨练道心,是否为人欲所屈服。二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强其他人所不能的东西。经历重重磨难,能够断欲。走出来的,便为圣贤豪杰,可以看看孟子,韩愈,范仲淹等辈。
生在寒门,底层的,自身的福报也到了最低点,同时,也是人欲最重的地方。你想要往上爬,首先要确保自身的道行徳行,是否不输上层人,而你的道行决定你整体的气场气质,所以你要向上爬,你的颜值,气度,外在,内在,是否具备,具备了,你才有逐鹿说话的资格。
若是生在寒门,还随六亲人欲而走,被六亲大欲困缚终生,那么可以看到,你的一生,其实将不过如此。底层永远是底层,转世轮回你都没机会破局。而但凡从底层杀出来的人,都是父母缘薄的人,他只有斩断父母的爱欲习气,脱离一切六亲,才有资格杀出来,所以皇室重来不讲亲情,越是高等生物,越不讲亲情。
亲情等于人情,人情约莫是人欲,人欲只会拉扯人向下。所以越往上走,越讲的是手短,谋略,智慧,而普通人只会用感情来绑架,你为什么不和我接触,为什么忘恩负义。却不知你的淫性太重,贪嗔痴太重,我不沾你的淫性,恢复光明,相反是我的罪过,我的不是了。
而若是一味的接触,沾惹你的淫性,只会一辈子在底层,穷困潦倒,转世轮回,为猪为马,云从龙,风从虎,万物各从其类也。如你周围的人,都是杀盗淫之辈,你也肯定会受影响。所以,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妨邪僻而近中正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你要我如何和世俗淫性重的亲属同流而杂居呢?
所以我将来必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这个人,干嘛,干嘛,就不理我们这些穷老百姓了。可是,君子重不以贫富看待人,一切只是因为你的淫性太重,道义不讲,礼乐不修。我不沾你的淫性,恢复纯净,就是忘恩负义,至此,北辰又有什么话好说了。世人见利而争先,然利尽则交疏,于是反相贼害,念怨不休。
不揭开人的面目,人就会混混沌沌,而揭开人的面目,人就会无地自容。很多人的一个问题,不是在于好坏,而是人欲深浅的问题。中国向来又对性诲莫如深,怕亲戚朋友的许多戏谑,自己也有许多羞涩,直到生了孩子,还是躲躲闪闪,怕敢声明。
所以即便人欲深重,然有一块圣贤的遮羞布,自己也好像没问题是的,可是有问题,就是有问题,欲爱深重,就是淫性深重。舍诗书礼乐,而从禽兽之乐,于是导致人生的种种现状,美丑悲焉,不是准确无误的吗?
要普度众生,超越生死轮回苦海,就要指出轮回的根源是什么?要想未来的人好,就须知,现在的人不好。要承认人性有问题,那么人才能进步,如果人人都没问题,那则是太平盛世,人人安乐。那我辈清士,又何苦来到这个世界呢?
这个欲界的众生,中了人欲思想的邪毒太深了,决意不肯醒来,甚至不敢面对,虽然很可怜,然而也无法可救。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人生。不再背着亲情的重担,肩住了仁义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这个世界的众生,只能讲人情,你要跟他讲规矩,法度,他则认为你是瞧不起他,于是就会产生怨恨。人人都只知道讲人情,就会导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可是如此,则这个世界维持不下去,将会在混乱中而走向灭亡。所以我必将六亲不认,只认仁义道德,即便天人所戮,万人所骂,在所不惜,所以,北辰再决于累世亲属,如果都不讲诗书礼乐,那就没什么来往的必要了。
这个世界,所谓文明,道德,礼仪,婚嫁,从母子分离开始说起,如果母子舍不得分离,生老病死,都要紧紧相聚,不如你们去内部消化,不要任何发展,像条狗一样,只知道狺狺狂吠好了。人本来就是因欲而生,住胎已乱千万次,长大阶段又是紧紧相聚,后天再舍不得分离,那将是万死无生的绝路,就如很多色情小说,到了世界末日,母子还一直紧紧相缠,至死不休,所以,母子必须分离,严格分离,分离到没有任何联系,分离到你妈生病,你不要去管,自有你爸去管,分离到你妈死,你不必回头看一眼。
母子亲近,有十害而无一益,所以如猫,也知道,小猫长大,马上踢出去,让他独自成长,从此终生不见,连畜牲尚且知道母子分离,今天的世人却做不到,欲望已经重到世界末日了,还相互绑在一起,相互乱伦,所以请原谅我,正风气,济人伦,宁死也要斩断母子所有一切联系瓜葛,生死不见,不纠缠。
我的道,从母子分离开始,然后六亲分离,由此正人伦,明道德,习礼仪,而母子亲近,便是礼坏乐崩,人如禽兽的根源。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我秉承先王之法,行道义于天下,故而君子何忧何惧,即便不久为生活,所困,四处无生,那也没有谁能说我,无才无徳。扬雄没而《法言》大兴,马迁生而《史记》未振。彼之二才,况且如此,又何况是我呢?
今孤囚贱辱,无处安生,于是只得写文章以自娱,我始终并非卑贱下厄之徒。孔子之困于鲁、卫、东、宋、蔡、齐、楚者,其时暗,诸侯不能行也。恐不遇而死,于是作《春秋》以自娱。虽作《春秋》,孔子犹不遇而死,但总归留下一些什么东西。
百年之后,若有众生知晓,如旦暮之相聚也,则北辰之冤死又何苦哉?子夏哭其子而丧其明。今孤囚废锢,连遭瘴疠羸顿,朝夕就死,恐无能再为众生解脱,于是不得不写奇思之言,诡怪之辞,某闻木在山,马在肆,遇之而不顾者,日累千万人,天下或终无人识得某之文,呜呼,其死又有何悲哉?
听闻此辈清士,纵投浊流,然不改其色,我终究还是存在一些清白的了,北辰再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