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重阳忆往事2023-

文/卫观

工作的关系,这些年我倒是笔耕不辍。重阳节动了我的心弦;往事历历,赫然在目,在这个又叫做老人节的日子里,那些往事更清晰地浮现在脑海,化作对亲人的思念,今天聊作以记叙,愿家家都能敬老爱老、祥和幸福。

老者安之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老者安之……。

记忆中奶奶的身体虽算不上硬朗,但一直没得过大病,只是腿脚经常不灵便,尤其是每年的冬天,往往一个冬季就只能呆在她居住的小院里。小时候很惬意的一件事就是坐在爷爷奶奶居住的四合院里,夕阳余晖下,晒着太阳,听奶奶讲一些往事。后来我长大了一些,从妈妈的言谈中才知道,因为生养子女多的原因,加之农活繁重,日夜辛劳,所以奶奶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家里人曾担心她活不过五十多岁,甚至预备了寿衣,因为有几次她也是着实病得不轻。

爷爷奶奶居住在一个传统的关中四合院,两边是厢房,中间是三间大瓦房坐东向西,他们住在南边的一间里,房间的东南角,盘了一个土炕,八十年代末的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每年过年前爷爷总会买来红纸写春联,写好后让我和堂弟妹们拿回家贴起来。写完春联还剩下一些裁剪后的小纸条,爷爷往往会用十多公分宽、三五十公分长的边角料,写上“老者安之”四个字。看到爷爷写这四个字我曾很不解,便问爷爷写这做什么,这么小的一个长条贴在哪里,爷爷说:“贴在炕角,你奶奶身体不好。”于是从那时起奶奶休息的土炕东南角的墙上,经常贴着“老者安之”四个字,每年一换。后来奶奶活了八十五岁多才去世,在农村也算是很长寿了,爷爷每年的春联果然达成心愿。

“老者安之”,重阳佳节,祝愿普天下的老人们都能身体康健、安享晚年。

努力加餐饭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是《古诗十九首》中的几句。人老了,饭量还不错,这是农村衡量老人身体健康的最普通的方法。

奶奶出生在中医世家,兄妹六人奶奶排行第二,其中奶奶和老三也就是我二舅爷关系最为要好。我的二舅爷家住兴平市,当时叫做兴平县,那时交通不便,更加之腿脚不好,奶奶很少去我二舅爷家,二舅爷倒是过上一年半载会来看望一次我奶奶。再后来他们年岁都大了,往往是让各自的子女去对方家里多走动,也算是代为问候。再后来二舅爷去世了,我爸我姑代表我们这一家人曾去吊唁,但对这个消息他们一直没有告诉我奶奶,怕我奶奶年纪大了接受不了。奶奶每年总会念叨几次,说:“不知道兴平你二舅身体怎么样”;我爸我姑他们总会回答说好着呢,年龄大了,不能来看你了;再后来奶奶念叨的也很少了。姑姑是我奶奶唯一的女儿,爸爸就让她找个合适的机会,告诉奶奶我二舅爷已经去世了的消息。几年后一次姑姑回家,拐弯抹角的先话家常,最后告诉了奶奶这个消息,问我奶奶还想我二舅爷不,奶奶说:“不想了,我这么老的人了,谁也不想,每天自己吃好饭就行了,其他的事情都不想。”我想奶奶大抵已经猜到了吧,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只有自己好好吃饭、好好活着,才是对亲人最好的思念和慰藉吧。

努力加餐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重阳节至,愿老人们都有好的胃口,吃饭香、睡觉香,祥和地度过老年时光。

感恩一路上有你

        走过春,走过秋,又是一年重阳佳节。到了晚年爷爷很爱养花,尤爱菊花。每年秋天,四合院里的菊花吐露芳菲,有红菊、白菊,我更爱黄菊,虽然是一些寻常的品种,但总能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老家庭院中的菊花陶冶了我的心情,总让我精神振奋。菊花开后,爷爷会把花朵收集起来晒干了泡茶喝,我曾经问他这能喝吗,爷爷说这和外面卖的菊花茶一样,当然能喝,他会把一些晒干了给我,让我祛火消渴。

凌霜傲雪,爷爷的品格也大抵像菊花吧。爷爷毕业于军校,年轻时在兰州军区当兵、少校军衔,后来离开部队带着我奶奶和我爸爸返乡,那时他们还只有我爸爸一个小孩,其他子女尚未出生。解放后,随着国家的土地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如何谋生是个最现实的问题。爷爷后来说,要养活一大家子人,他那时就毅然决定,学手艺,当个手艺人——当匠人。子承父业,后来我父亲兄弟六人中有四人都先后当了匠人,木匠、瓦匠。爷爷和他的儿子们,还教出了很多徒弟,方圆二三十里的人家经常送儿子来学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乡的建筑队曾经一度在省城西安小有名气,张家村、边家村等地的好多居民楼都是我们乡建筑队建的。

我上高中后,爷爷曾写了“自强不息,玉树攀高”一幅字送给我,激励我刻苦认真求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把这幅字挂在了我租住的民房里,夜深人静,读书、学习、思考,及至以后工作,“自强不息”总能激励我努力求学,勤奋踏实地去工作;“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子孙能走正道是长辈最大的心愿,爷爷的子孙二十人都能走正路,品德良善、无玩劣子弟,始终保持着纯朴的家风,最小的堂弟现在业已是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了。爷爷及父辈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我们这一代人都能自食其力、尊敬师长、孝老爱亲。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的恩……;二十年含辛茹苦,二十年骨肉情长……”,现在我也当上了父亲,有了自己的小家和孩子,时常会忆起往事,也更加懂得了爷爷及父辈们的善良和艰辛。感恩一路上有你,我的爷爷、奶奶以及父辈们,你们养育我长大,使我成长、历练、成熟……

农历九月,古时又被称为“菊月”,重阳节至,人们要“饮酒赏菊”;《荆楚岁时记》载:九月九“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重阳节至,菊花格外芬芳。

2015.10.2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