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潍。最近一段时间,小升初择校民办和公办问题困扰着一部分家长。
小升初,“考”的不仅是孩子,也在“考”家长。
对于择校信息收集、孩子升学规划,则是由家长负责的。
在学校的选择中,大多数家长选择的是公办学校,
毕竟是国家办学,划片招生、免试入学、免费教科书等诸多“红利”是大多数家长的首选。
高校毕业生当老师的首选也是考上公办学校的编制,
公办学校老师都是经过政府部门组织,经过严格考试、试讲,精挑细选出的优秀教师。
如果选择民办学校,
首先家长要具备充裕的资金,
因为孩子需要交纳学费、书本费、住宿费、资料印刷费,甚至出国交流费等诸多费用。
那么,对于“不差钱”的部分家长来说,
会在给孩子选择公办还是民办之间徘徊不定?
教育部文件明确规定:“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这就意味着民办学校已经不能通过考试“掐尖”招生了,如果继续的话,将违反规定,也是不允许的。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生源就这样被拉平啦!
在同一起跑线,民办学校要想“鹤立鸡群”,必定要在“不能掐尖优质生源”这一主要困境中寻求出路
接下来,请听大潍为您分析:
民办学校面临的困境:
1. 优质生源的困境:实行电脑随机录取,不能掐尖招收优质生源。没有好生源,好“成绩”的取得很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
2. 师资不稳的困境:民办学校老师流动性较大,老师更多青睐条件待遇有长久保障的公办学校或机关单位,所以他们会随时辞职。
3.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困境:当前国家不断发文,要求加强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健康、视力保护,说明学校在这方面做的还不足,需要加强落实。尤其民办学校是自负盈亏单位,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是显性成果,相比素质教育来说,在短期内取得“好的成绩”是他们的首选,但是,学生的学习压力会更加亚历山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4.学生攀比的困境。民办学校的学生家长都“不差钱”,虽然学生在校穿校服,但孩子穿的鞋,戴的手表,书包等用品的名牌级别,一个比一个高档,对人生观、价值观还未真正形成的中学生来说,容易形成攀比和爱慕虚荣,不利于孩子优良品质的形成。
民办学校的出路:
民办学校要想突破困境,吸引优质生源,需要凸显自己的优势
提供接送或寄宿,能为平时工作忙,无暇每天早上中午下午接送孩子的家长减轻负担。
在学习环境方面,往往布置的比较美观,设施也较为完善。
当然,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色。
正如上述《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意见的》意在于引导和促进公办和民办教育协同发展,使民办学校成为公办学校的有益补充。《意见》的出台倒逼民办学校重新思考办学的意义——从“补位”到补充。民办学校唯有把更多精力从生源竞争转向内涵建设,探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才能与公办学校和谐共进,迎来更加灿烂的“春天”。
我是大潍,感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