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参加财富游戏沙盘了,前一次由于迟到早退,带给自己一些遗憾,感觉没有挖到核心。果然,今天的总结环节给我的感触很多,尤其是冲击了我原有的对财富和个人关系的理解,需要站在高纬度去看低纬度,从创造财富到运用财富的视角。找到钱生钱的方式,并且链接寻找“你是钱”的投资人。
距离上一次不到一个月,这次拖上了老公一起加入,不过,由于夫妻属于财富共同体,而我又算是老玩家,所以我们拆在了两组。就像蓝天老师说的那样,其实,整个过程是在模拟人生的30年,也是在寻找和你同频的人。我们在回家的路上从游戏本身的策略玩法,聊到了各自对于财富意义的看法,如果我们结婚前玩过这个沙盘会对资产配置做出什么改变,如果成为“银行家”会有什么不同……
游戏中,我们一组都是老玩家,所以,观察和体验和初次很不相同。
1. 规则:外圈的规则大家基本都熟悉,伙伴们都深刻知道为知识付费的重要性,也会主动把握每次机会,并且能够享受团队作战的快感。
2. 牌面角色:这次抽到的是销售经理,属于游戏中中等收入人群。我们游戏开始前就开始互相揭秘各自的“财务报表”,然后,发现居然越有钱的人储蓄越少,而穷人储蓄比例非常高。而同时,有钱人的生活质量提升,负债也是最高的,这也是为什么保安最容易逆袭的原因吧。
3. 团队角色:除了牌面的角色,其实每个团队中,每个人自然扮演者不同的团队角色。第一个进内圈的保安Cathy,前一次玩抽了4张癌症卡,这一次抱着不抽癌症卡的心态前来,非常的乐观,目标就是最快进内圈,她像是团队中的尝试着,乐于倾听大家的意见,并且快速执行。我和司机Toni更像是团队的leader,分享着之前的经验(只有我们上一次玩六个人都进内圈)和快速算数的能力。我提出,外圈最后两个人轮流掷骰子,保证快速全员进内圈;到内圈后,由抽卡的人统一购买x11和银行结算,以减少每个人和银行首付款浪费的“生命”。Toni主动帮助Cathy算账并分析牌面。律师Maggie和医生Teressa是团队的支持者,在听到每次的筹款计划和建议时,都毫无顾忌的配合执行。IT Shelly由于身体原因一直有些精神不济,属于团队的lapse,最开始的时候又一直抽不到机会牌,人有些down,我们不断用吸引力法则鼓励她正向思维。最终第四个进入内圈,并且配合大家一起努力提升品质生活。
4. 财务报表:游戏中,结账日的设置非常有趣,你需要和“银行家”核对流动现金,这考验的是玩家基本的财务能力。就可以发现有些玩家算得又快又准,有些则是直接好爽的出500咨询费求助。其实,蓝田老师的一句话我非常认同,“如果你连帐都算不好,还谈什么财富自由呢”。你可以授权他人计算,但你必须有自己结算和识别的能力。也许,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财务出身的人会当上跨国企业一把手的原因吧。强大的记账能力和逻辑能力,也是游戏中取得团队信任的关键。我第一轮玩的时候,团队中的财务经理就迅速带领我们开启“另类”玩法,齐齐进入内圈。
5. 心理活动:这里只能谈我自己的感受了。由于上次抽到的是律师,负债很多,我是最后一个进入内圈的。所以,这次我心里的OS就是希望这次可以更早的进入内圈。由于私心,在第一次抽取大机会的时候,我就没有分享出去而是自己购买。不过,好处是进入内圈后,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其他的伙伴。帮助医生、律师和IT计算他们的minimum负债,告诉他们,诀窍就在机会里。真的都进入内圈共享模式后,我有2次都忘记了结算日,因为每轮我都负责给大家读牌面的+-分内容,不过我一点也没有遗憾,因为这时+20万的钱已经没有什么压力了,我只有一个目标,带着大家一起进核心圈。
6.技术要领:在我们达到时间积分1125分的时候,有队员提出,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不再购买有钱有闲了,而是专注品质生活。可实际上,品质生活,是需要花费时间积分的,一会儿工夫,我们的时间积分就不足1000了。可以看到钱、时间和享受之前的相互关系。三大金融工具中,头一次用到储蓄,它可以在我们最初很穷的时候缓解压力。股票是穷人的游戏,因为它不带来非劳收入。有勇气负债的人生,才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而规避风险,也是需要的。很神奇的是,我在内圈抽到了大宗保险,后来就遇到金融风暴,让我切身体会到了保障的作用。
7. 感受&触动:
1)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都在探索生命的广度和自由,而“你赚钱”是用时间在换钱,“睡”后收入是王道
2)生活中,有太多“为我好”的经验之谈和侃侃而谈,可他们真的有能力为我好吗?
3)放弃机会,其实放弃的是加快你人生频次的生命
4)那些愿意把血汗钱(机会+钱+时间)给你的穷人朋友,你应该如何来回馈?
5)你不止要关心自己的钱,朋友的钱,更要关注整个牌面的资产,把握最牌面最有用的当下。
最后是蓝田老师的精辟总结“物质的屌丝可以逆袭,精神的屌丝永不翻身”,要链接高价值,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