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树敌

        西奥多•罗斯福执政的时候曾称,在他执政期间所做的事情中,正确率如果有75%的话,那他就会感到很满足了。

        如果连这位20世纪最杰出的人物对自己的最高期望值也不过如此,那么我们做事的正确率又可以达到多少呢?如果我们连55%的正确率都达不到,那么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别人呢?

        实际上,你想指责别人,不需要开口表达,只需用一个眼神、一种声调或者一个手势,就如同你用语言指责一样。你觉得你会让别人感到羞愧吗?你太自以为是了,他们的智商和判断力被你否认了,你伤害了他们的骄傲和自尊,他们所要做的只有反驳你。

        永远不要对他人说:“我来告你,你到底哪里做错了。”这样的话非常伤人,因为它的言外之意是:我比你有能力,让我来教教你怎么样做才是对的。

        这样的做法就是在树立敌人,会把他人推向和你对立的位置,甚至在你还没有开口的时候,他就已经决定与你为敌了。

        如果有人说错了话,即使你非常确定他错了,你也要委婉的对他说:“我和你的想法略有不同,可能是我错了,我经常会犯错,如果你发现了我的错误所在,请一定要告诉我,我们可以一起研究。”

        “可能是我错了,我经常会犯错,我们可以一起来研究。”这句看似简单的话里蕴含着积极的魔力。

      不管是天上的神仙还是地下的魔鬼,或者是水中的妖怪,都无法抗拒这样的句子:可能是我错了,我经常会犯错,我们可以一起研究。

        有一位汽车经销商,他说,在整个汽车行业中每个人的压力都非常大,所以他每次接到客户投诉的时候总是态度强硬,语气也不好,这种做法让交谈变得非常不愉快,有好几次他都和客户大吵了起来,业绩不断下滑。于是他说:

        我意识到再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必须得换一种方式了,于是我尝试着对客户说:“我们的服务肯定会有疏忽之处,为此我感到非常抱歉,这件事也许是我们的问题,请您把详细情况告诉我。”

        这番话让客户激动的情绪稳定了下来,当我们谈到处置方案的时候,客户就会变得同情达理,有很多客户夸我的态度好,并向我表示感谢。还有两位客户介绍朋友到我这里来买车。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客户,我相信有礼有节的对待客户,对客户提出的意见表示尊重,让我们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会使你远离纷争,对方也会被你的大气所感染,对方会更加的坦诚,甚至还会向你表示友好。

      在这个世界上,理性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都充满偏见,这种偏见来自于猜疑、嫉妒、恐惧、傲慢以及先入为主的观念。几乎没有人愿意改变自己对信仰、发型或者是偶像的看法。

        有一个很有名气的心理学家讲了一件事:

        我请设计师为我家制作了窗帘,有位朋友到我家里做客,看到了我家的窗帘问起价格时,用非常惊讶的语气说:“天啊!这也太贵了吧!你一定是被人骗了吧?”

        朋友说的是实话吗?没错,可是大家都不喜欢听质疑自己的判断力的实话。我出自本能的为自己辩护起来:“贵的东西自然有它的价值,一分钱一分货,这么高档的窗帘,不出高价是买不下来的。”

        第二天,另一位朋友也来我家里做客,他称赞了我家的新添置,不停地叫好,还说她希望自己的家里也有这么高档的窗帘,这使我的反应和前一天完全不同。“唉,说实话,我真的是买贵了,”我说,“设计师多收了费用,我真后悔定做之前没有问好价格。”

        大多情况下,我们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心里是很清楚的,当有人巧妙、谦和地对此做出评价时,我们就很愿意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甚至还会为自己的坦诚感到自豪。但是如果他人道出难堪的事实,还强迫我们接受的时候,我们绝不妥协。

        我想,在生活当中,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它物。这也使我想到了学生,优秀的学生我们会一再鼓励,使其更好。最让我们生气而又无奈的是差生,字写的差,我们会说:“看你写的字,真难看,这叫字吗,”等批评的话,这种说法,无疑是往学生伤口上撒盐。那现在我们何不这样说:“你看,这个字写得多好,慢慢来,其它的字你也会写好的,”这种温柔、有人情味的话语不就像给学生吃了一个甜甜的糖吗?

        最后补充,2000年前耶稣就曾经说过:“一定要尽快和你的对解。”埃及法老也曾告诫过自己的儿子:“处事要圆滑得体,才会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换句话说,不要和你的顾客、你的爱人以及你的对手发生争执,对于他们所犯的错误,不要直接指出或批评,不要和他们发生冲突,要学会巧妙的周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