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给我的一些事儿1

前言

这次的任务完成的有些吃力,没有看书,依旧没有读书心得,继续滥竽充数。这个星期特别想玩儿,所以任务完成的质量不高,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如此巨大的诱惑面前,我没有选择这次不做,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呢???

两种方式

在一个非对即错的世界里,想要得到正确的结论有两种方式。一个或对或错的节点,要么证明它是对的,要么证明它是错的。在一局非输即赢的游戏里,想要赢得最终的胜利也有两种方式。根据当前形势及历史经验,做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下一步,或者枚举当前的下一步,预估这一步在一段“时间”后的效应,然后排错择优。其实就是人和计算机下围棋的区别。计算机能够采取这种策略,主要是因为它足够快。

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尝试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却不能很快从自己不满的生活状态中抽离,在我看来就像是采取了计算机的策略,却因为“速度慢”走的很难看。要趁着年轻多谈几次恋爱,这句话我一直觉得哪里怪怪的,现在觉得它有一点点道理。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你采取了计算机的策略,相应的需要提高“排错的速度”。

《关于成长的错误假设》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年轻的时候不是做正确选择的时候,而是不断犯错的时候”。在我看来,该文的作者对于成长倾向于采取计算机的策略,而文中对于“反思”的解读在一堆优秀的想法中并不是很起眼,但我个人认为它才是最重要的。犯错是有前提的,年轻只是一个客观前提,判断力以及纠错力是不可或缺的主观前提,只有满足了这些前提,才能做到高效的排错,错误才有意义。

总结

把人无意识的行为加上逻辑的框框其实也挺有意思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阿蛮今年14岁了,上初二,乖巧听话,性格腼腆。阿蛮的身边总是有各种昆虫,蜜蜂、蝴蝶、甲壳虫、七星瓢虫,蜘蛛等等,她...
    眠花城阅读 4,064评论 9 2
  • 读书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应用,读了很多书,想想能用到的屈指可数;买了赵周老师的书《这样读书就够了》,放在书架上一年多...
    MASTERJIANG阅读 1,43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