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庄子》第十八天 应帝王

不知不觉,已经学到庄子内篇的最后一篇应帝王。本篇阐述了庄子不治为治,无为而治的主张。

做国君的如果凭借自己的意志来推行法度,这样治理天下,就好像徒步下海开凿河道,让蚊虫背负大山一样。圣人治理天下,不是去治理社会外在的表象,而是顺应本性而后感化他人,听任人们之所能罢了。鸟儿尚且懂得高飞躲避弓箭的伤害,老鼠尚且知道深藏于神坛之下的洞穴逃避熏烟凿地的祸患,连小动物都本能地顺应环境。

有这样一个人,他办事迅疾敏捷、强干果决,对待事物洞察准确、了解透彻,学‘道’专心勤奋从不厌怠。这样的人在圣人看来,只不过就像聪明的小吏供职办事时为技能所拘系、劳苦身躯担惊受怕的情况。况且虎豹因为毛色美丽而招来众多猎人的围捕,猕猴因为跳跃敏捷、狗因为捕物迅猛而招致绳索的拘缚。而圣哲之王治理天下,功绩普盖天下却又像什么也不曾出自自己的努力,教化施及万物而百姓却不觉得有所依赖;功德无量没有什么办法称述赞美,使万事万物各居其所而欣然自得;立足于高深莫测的神妙之境,而生活在什么也不存在的世界里。

对于各种世事不分亲疏没有偏私,过去的雕琢和华饰已恢复到原本的质朴和纯真,像大地一样木然忘情地将形骸留在世上。虽然涉入世间的纷扰却能固守本真,并像这样终生不渝。

不要成为名誉的寄托,不要成为谋略的场所;不要成为世事的负担,不要成为智慧的主宰。潜心地体验真源而且永不休止,自由自在地游乐而不留下踪迹;任其所能禀承自然,从不表露也从不自得,也就心境清虚淡泊而无所求罢了。修养高尚的“至人”心思就象一面镜子,对于外物是来者即照去者不留,应合事物本身从不有所隐藏,所以能够反映外物而又不因此损心劳神。

为报答浑沌的深厚情谊,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的呼吸,唯独浑沌没有,他们每天凿出一个孔窍,凿了七天浑沌也就受人为伤害失去本真而死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学习《庄子内篇·应帝王》。探讨的是帝王之道。 第一个“啮缺先生”的故事(啮缺先生爱好辩论,极有兴...
    真_1854阅读 4,464评论 2 0
  • 曾经有人对我说过,“你既然看过许多的说书,不如自己写一本吧。” 我没答话,无言有时也是个好东西,不用做多余的动作,...
    朝霞半日辉阅读 2,507评论 0 1
  • 又到了每晚夜深人静的时刻了,这个时刻对你来说,或是三五成群进入夜生活的时刻,或是挑灯夜读进入奋斗的时刻,或是舒展...
    fjutlxl阅读 1,020评论 0 0
  • 每次看到这样的话,总觉得内心愧疚,今日更是感触良多。 下午按时出门去接孩子,因为同事今天代六年级,很忙,所以我就连...
    轻雪带风斜阅读 5,254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