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是一种富有

那么该如何感恩呢?——感恩不只是言谢,更在于铭记于心,落实于行。“言谢”二字终究基于“言”,那是口舌之谢,却未见得铭感五内、深入骨髓。“恩惠”二字植根于“心”,与之相对应的“感恩”二字底下也是“心”,这就在暗示着我们,真正的恩惠是他人发自内心的善意,所以真正的感恩也当以自我发乎于心的诚挚感激相回馈。就像俗话说的“大恩不言谢”,并不是说我们对那些施恩于我们的人、那些主动与我们共同担当生活重负的人,不应该说一声“谢谢”,而是说单是嘴上的“谢谢”太过随意、太过轻巧,无论说多少遍,无论说得多么真挚感人,这口头的发音终究不足以与对方的情义和付出相提并论。“谢谢”之所以成为一种美好的礼貌,就因为它是用诚心诚意去回应他人的好心好意,以庄肃的敬重迎对真实的友善,这“礼”萌生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而绝不是敷衍,不是做作、不是口头禅,不求装扮自己的“知书达礼”之“貌”,也不是用这一句话来偿还人情,借此一笔勾销他人对自己的关照。所谓“礼貌”,“礼”是精神实质,“貌”是表达形式。言语的“谢谢”若不是发自内心的“敬礼”,那么就只剩下流于表面的“外貌”,那也就算不得什么美好的礼貌了。

同时,感恩不必急于回报,否则他人的美善反倒被我们当成了一种心头的负担。他人的好意反倒成了我们寝食难安的亏欠。“接受并给予善意”,或许才是真正的感恩之举。对于他人发出的善意,我们应当恭敬地接受,铭记于心,并且从自我出发,尽心尽力给予他人善意,输出给更多人善意,更广阔地传播善的种子。接受爱,享受爱,并传递爱,才是感恩的王道。这个过程欢乐而坦然,平和而忠诚。

“恩”基于情义。施恩不求报偿,感恩不为还债。这不是生意场上的等价交换。所以真正的感恩之心从不问“取”与“舍”是否持平对等。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常说“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原因。所谓“点滴之恩”,只是施恩者发自内心的宽宏自谦,自问不过是举手之劳,而不应是“受恩者”对好处收益的斤斤计较;同样,所谓“涌泉之报”,当是“受恩者”以德报恩、恩恩相报的自发报答,不应出自“施恩者”的索取之念。而感恩者“涌泉相报”的对象,往往不只是那个善待自己的恩人,源源不断的泉涌之下,会常常惠及更多的近人、远人、陌生人。在这个世界上,感恩之情是善的推动者。

“感恩”二字内涵丰富、意味深沉,它需要我们学会接受温情与关爱,那不代表“软弱”,同时需要我们学会传递温情,奉献我们的爱,那不是一种“丧失”。能付出,是一种富有;能付出得越多,就越富有;别人从我们这里得到得越多,我们越伟大。

希望我们生活在哪里,善就在哪里生根。不论我们遭遇如何,或者失去了多少,希望我们最后心里还有爱。若真是如此,那该多么值得感恩。

——摘自陈果《好的孤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清晨被夫唤醒,要回天津的家。昨晚的雨,噼啪的打在窗外,让我时而醒来时而睡去。清晨依然湿气很重,现在的昌平,已经找...
    TJ_Jasmine阅读 295评论 6 7
  • ——《围城》中细思极恐的那些小细节 全文4163字,建议阅读时间3分钟 今天先讲方鸿渐进城路上的几个非女主角 周淑...
    混是魔王阅读 721评论 0 1
  • 今天我要结婚了,是和一个追了我三年的人,我很开心。 以前我暗恋我的邻居十年了,我希望他祝福我,真的,我不会在为他而...
    爱韵阅读 271评论 0 0
  • 爸爸摔断了腿,住了大半个月的院,我今天才知道,我该做点什么呢? 我是家里第二个姑娘,听话胆小,现在胆子小,小时候我...
    我爱日语歌阅读 275评论 0 0
  • 大图 不是纸砖,阴影推开的效果不行。普通的白纸,太滑了。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局部
    M有如果阅读 1,281评论 27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