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拖延症之前让我先学习一下,什么是跨时决策?
跨时决策(intertemporal decision)涉及的是人们在不同时刻显现的结果如何权衡和取舍的这一问题。
大家看着可能看着抽象和拗口,其实它本质上指的是人们在现实中遇到的决策场景,比如教育决策、就业决策,以及投资决策。
那什么是拖延呢?所谓拖延,就是把今天想做的、要做的,或者该做的事情,拖到以后再做。
在拖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选项或者两种结果。一个是现在费时费力地去做一件事情,另一个就是在将来的某一时刻再去花费时间和精力做这件事。
很显然,一个拖延的决定里,就是一个跨时决定。
既然拖延症和其他很多决定都可以从跨时决策的角度来加以分析和理解,那么对跨时决策认识得越透彻,我们就越有可能克服不必要的拖延,以及更好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其他类似的决策情境。
经济学家研究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概念,让我们先来做几道选择题。
第一题:设想一下你某天中了一个小彩票,现在有两个领奖方案。方案一,当天给你100元;方案二,过一周给你100元。你会选哪个?
第二题,同样的中彩情境,但是方案略有不同。方案一,当天给你100元;方案二,过一周给你110元。你又会选哪个?
第三题,还是前面的情境,但是这次因为组织方的问题,不能很快兑现奖金。现在的方案,一是过四周给你100元;二是过五周给你110元。这次,你又会选哪个?大家想一想自己会怎样选吧。
让我们看一下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
- 在第一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会选方案一。经济学家对此的解释是:一个结果的效用,会因为时间延迟而打折扣。
- 再来看看第二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会仍然选择方案一,有些人则可能更愿意接受方案二了。到底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在经济学家看来,就取决于每个人给将来的结果要打多大的折扣了。经济学家眼里,相比于眼前的结果而言,未来同样结果的效用是要打折扣的。
- 也许已经有人发现了第三题和第二题之间的关联,那就是,第三题的两个选项,相当于把第二题的两个选项分别往后推四个星期。换句话说,第三题的两个选项,在四周之后,就变成了第二题中的两个选项。
- 如果你第二题选了方案一,第三题也应该选择方案一,反之亦然。是不是有人心里犯嘀咕了,我怎么不是这样呢?如果你的选择在这两题间逆转了的话,祝贺你,虽然你的选择不那么“理性”,却和很多正常人是一样的。
- 当人们在近期的选项间做选择时,更倾向于选择更近的那个选项。而当同样的选项都被推迟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人们的偏好会逐渐转向较晚但是所得更多的选项。
心理学家的研究
心理学家做的最大的贡献就是跨时决策最终是如何被执行的呢?
这个时候不得不提一个心理学家是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听到这个名字,也许你就会想到这个棉花糖实验,延时满足就是从这个实验得出来了。
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人们幼时的延迟满足能力同他们日后的各方面能力都有关联,比如高中阶段的学业成就,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当然,这种关联是否意味着因果关系,以及在幼时培养人们的延时满足能力是否必然会带来成年后更大的成就,都还是有待确定的问题。
神经学家的研究
神经科学家研究人们在做出跨时决策时脑部各区域的活动及其相关联系,进而可以获得并且理解跨时决策的内在机制的数据支持。
例如,有研究表明,当跨时决策涉及即刻的结果时,边缘系统中和脑多巴胺系统相关联的那部分激活水平较高;而无论是否包含即刻的结果,侧前额叶皮层和后顶叶皮层在跨时决策过程中都会有较强的神经活动。此外,当人们选择等待时,额叶和顶叶区域的相对神经活动强度要高于人们选择较早结果时的强度。
这一结果暗示大脑中存在着和跨时决策有关的两大系统,其一(即边缘系统)涉及对当前结果进行的评估,其二(即额叶和顶叶系统)则同自控和认知调节有关。
影响跨时决策的因素
那么影响跨时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它们分别是:注意焦点;对当前和未来事件的不同认知方式;对未来时间稀缺性的认识;对于自身拖延倾向的认识;时间知觉。
注意焦点
顾名思义,注意焦点指的是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哪个选项上面。
在现实情境中,人们往往会专注于眼前的情形而忽略了以后的结果,或者对以后的结果仅有模糊的想法。举例来说,很多熬夜打游戏的大学生或者职场人士,往往在第二天不得不按时起床时懊悔不已,但在头一天玩得兴高采烈时完全忽略了第二天还要正常上学上班这件事情。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们应当努力培养冷静下来全面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比如说,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必须停下手头正在做的事情,让自己从眼前的投入状态中抽离出来,以便做一个总体而言更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要学会强迫自己定时地变换自身状态,这一点对于身陷拖延症的人而言尤为重要,因为有时拖延正是由于对眼前的活动流连忘返造成的。
对当前和未来事件的不同认知方式
在跨时决策领域,影响认知事件的方式的一大因素正是事件发生的时间远近。
比如复习功课这一事件,既可能让人想到复习功课具体要做些什么,比如复习课本上的内容,复习笔记,以及做大量习题这些事情,又可能让人想到这一事件的目的,比如说获得更好的考试成绩。前者属于这一事件较为具体和非目的性的方面,而后者则属于此事件较为抽象和目的性的方面。
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在评价近期事件时会更多关注这些事件较为具体和非目的性的方面,而在评价未来事件时会更多关注这些事件更为抽象和目的性的方面。这种因时间远近不同而带来的评价上的差异,继而会对人们最终的决定产生影响。
这种因事件发生时刻的不同而带来的评价方面的差异,会让人不愿意马上开始复习功课,却觉得愿意在一周之后开始复习。当然,等到一周之后,是否仍然愿意,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一周后不能如现在决定的那样开始复习功课,那就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拖延的情况了。
这个例子和大多数生活中的拖延的例子差不多,避免的办法是在考虑眼前和未来情况时有意识地同时考虑结果具体和抽象的方面。
对未来时间稀缺性的认识
未来的时间稀缺性,是指将来可以用的时间,到底是更多了,还是更少了。
心理学研究发现,同眼前的情形相比,人们往往会更高地估计自己在未来所拥有的时间资源,认为未来会有很多时间。
而事实上,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是外在的刺激还是内在的需求总是源源不断的,因此事情总是做不完的。
对于自身拖延倾向的认识
有的人做事喜欢拖拖拉拉,而有的人却喜欢今日事今日毕,这种做事习惯上的个体差异,大多数人都知道,也都在其他人身上看到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前一类人对自己的拖延倾向有着清楚的认识,而后一类人则不能正确预期自己未来继续拖延的可能性。
根据以上的分析,给拖延者的建议是:
- 把拖延史记录下来,分析拖延原因。同时记录下拖延带来的危害,避免下次拖延。
- 如果发现总是拖延,可以设置一个最后期限。
时间知觉
心理学上将人们对于客观时间长度的主观感受称为时间知觉。
不同的个体对于同样长度的一段时间会有不同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上的差异,也会导致个体在跨时决策方面的差异。
阳志平的《追时间的人》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