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利益交换看师生关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一直在想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形成的。是否就像一句话说的:人世间的东西都是靠利益的交换形成的。帮助朋友,用金钱交换友情;帮助爱人,用金钱交换爱情;帮助亲人,用金钱交换亲情……做慈善看似不需求什么,其实是用金钱交换助人的快乐。好像一切都是利益的交换,只不过是从物质上的交换到精神上的。                                                那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否也可以这样看。在古时候拜师需要向老师赠送束脩(十条腊肉)然后从老师那儿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利益的交换。现在的教育体系看似不需要给老师礼物,其实这些都是包含在税收里的。就相当于交钱给国家,让国家给礼物。          而为什么古时候老师的地位如此高呢,原因可能是那时候老师差不多相当于经济体系中的垄断企业。垄断嘛,当然牛逼哄哄的。现在老师的地位下降,没以前那么高了。其实应该就是互联网的共享思想,知识无法再形成垄断,这才导致老师地位的下降。(这里没法学自己自学嘛)                              那为什么老师教出学生的成绩越好,这个老师也被认为是好老师呢?就是因为保证了业绩嘛,让知识与金钱有更大的转换率,换句话说,就是买的值。                                          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是上学校呢?学校相当于是一个国家认证免检产品,正品保证。比那些辅导站便宜而且可以保证质量。私人教师就像私人定制一样,只是少数。                      新手,第一次写文章。文章可能有许多错误,欢迎指出,一定谦虚接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