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的神奇本领

几个小朋友一起踢球,临走时看到不知谁的外套落在球场了。

有家长看到了,随口说了一句“哪个孩子的衣服忘这儿了”,拿起来准备带到工作人员那里,以便衣服主人回来找时物归原主。

旁边一个小朋友A听到了,说着“我闻闻”,就凑到衣服边仔细闻了一下。

“这是B的外套!”也就一秒钟功夫,小侦探就用鼻子发现了外套上的“蛛丝马迹”——每个人的独特气味——并迅速在脑中匹配相关人,破了“案”。

家长们见状,都惊诧不已,还有些不信,笑说A是蒙的。

没想到另一个小朋友立刻也凑过来闻了一下,十分肯定地说,这衣服就是B的,A没有骗人。

这下大家就觉得可能真是这样吧,又感叹起小朋友们鼻子太灵了,像小狗鼻子。

大人们最多只能凭印象回想谁穿过这外套,要是这外套是带过来而不是穿着来的,就无法判断,可小朋友就能用人气味的细微差别精准识别:前者宏观,后者微观;前者受限,后者高效。

小朋友们好像都有神奇本领啊!

换洗床上用品,套枕套时常会分不清哪个枕芯是我的,哪个是先生的,但用起来就会感觉到不同,还是先分清楚比较好。

突然想起球场边“鼻子识外套”的事儿,就请小朋友来帮忙辨别。

小朋友来判断,仍是用鼻子,拿俩枕芯放鼻子边一闻,一下就分辨出来了:这个是妈妈的,那个是爸爸的。

我和先生仍是很惊奇:“怎么分出来的?”

“妈妈的是甜香味儿,爸爸的是酸臭味儿。”儿子认真地讲出他判断的依据,惹得我俩哈哈大笑。

小朋友们真的有特别功能么?大人为什么就没有了呢?

其实,不过是小朋友们更容易专心专注罢了,他们简单而纯粹,往往更精准深刻,直达目标。

大人们被各种外物牵绊,总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熟视无睹,因为对它们太习以为常了,很容易忽略那些细微又关键的东西。

小朋友们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难过了就哭,开心了就笑,大人们绝大多数已经做不到这么简单又高难度的事情了:

他们该吃饭的时候在琢磨事情,跟人聊天喝酒——吃的不是饭,是问题和解决办法;喝的也不是酒,是社交以及应酬。

他们在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忙加班,忙娱乐,忙做梦,甚至忙失眠。

他们难过的时候,常常会哑然失笑,无奈苦笑,但很少会哭。他们憋着撑着挣扎着,哪怕憋出病来,就是不哭。

他们开心的时候,喝酒聊天购物唱歌通宵达旦,就是不会放声大笑——压抑太久,都忘了“笑”这个最简单自然的情感通道了。

小朋友们吃饱喝足玩儿开心了就觉得很愉快,有爸爸妈妈爱着就觉得很幸福。

大人们吃饱喝足玩儿过后,会不满足,会觉得空虚,会找更多刺激,有些甚至会凭空生出些事端,害人害己。

大人们还会觉得,光有爱是不够的,还得要很多很多的钱,或者在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里生出更多欲望,走进邪恶的死胡同,甚至万丈深渊的悬崖边。

与小朋友比,大人会变形,会迷失,会扭曲。

这么说来,小朋友们确实有神奇本领,这令人惊叹的本领是:

简单、纯粹、天然、专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