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的越多,遇事才能处变不惊。其实这句话不是绝对,但面对很多情况都适用。
人为什么总是对未知、不确定、不清楚的事物感到惶恐?因为惶恐的本质就是未知、不确定、不清楚。
所以人本能的会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在脑中建立各式各样的模型,也就是可能出现的情况,方便自己快速做出判断,从而降低认知的成本。
如果这件突发事件在脑海中找到类似的模型,所反应出来的情绪或者心态就会平和很多,如果在脑海中并没有找到类似的模型,就会很快的进入惶恐状态,因为突如其来的事件并不在自己的可控和预测的范围之内。
今天简书“服务器睡着”事件,很多简友的反应都很惶恐或者说着急。有的担心日更中断、有的担心钻呗凭空消失、有的担心文章没有备份。
这个担心的过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了各种模型,因为以前都么有出现过这么长时间的“服务器睡着”情况,所以本能的感到各种惶恐。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依然保持沉着与淡定。为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他们懂的多。
那为什么他们懂的多呢?其一:我觉得这离不开个人的阅历,经历的越多,在脑海中建立的模型就越多,再次遇到突发事情的时候就更容易找到相似模型。其二:知识的累积,很多突发事件其实也不需要阅历,只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也可以起轻松的应对。最后清晰的思路,在思路清晰的情况下更容易去分析问题的原由,因为很多突发情况背后都有原因,仔细分析也能得到一些答案,也就不至于担心和惶恐。
对于今天“服务器睡着”事情,我其实是很淡定的,我的淡定可能要更加取巧一些,我既没有丰富的阅历,也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完全是因为之前工作让我懂得了一个平台的基本运行模式。清楚的知道平台背后的数据存储模式。
我知道一个平台的服务器不稳定是一个很常见的事情,但我并没有数据丢失的恐慌,因为每个平台的背后都可能有不止一台服务器,也不止一个数据库。就算线上数据库丢失了,也一定还有备份数据。数据量越大的平台,对于数据的重视度就越高。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一个平台的命脉,所以服务器崩了,也一定会有一个备用服务器时正常的。
说这些其实是想告诉大家,所有的惶恐都来源于未知。然而未知是因为我们知道的还不够,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冷静,如果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在于我们自己,那么尽力去解决就好。如果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不在于自己,那么给予他人时间就好,不要去制造更多惶恐。
最后努力的去丰富自己,学习和积累更多的知识,只有懂得越多,再遇到事情的时候才能处变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