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能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情绪。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也无论是他人的还是自己的;只要存在思考与交流,情绪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
有时,它是突然出现的,“磨人的小妖精”。我们往往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但会不自觉地被它裹挟,作出各种并非我们本意的选择。
有时它会随着狂风暴雨而来,它是愤怒的炽天使,将要把这世间化为灰烬。
有时它会伴着美景良辰而至,化作李太白、王右军杯中的美酒,放出灿烂的光华。
这一切都和“预期”有关;当事情发生的结果不符我们心底的预期,就会有相应的情绪种子隐蔽地产生。如果不能及时自查,这种子就会外显成表面的情绪了。不论是哪种情绪,也不论这情绪带来的结果如何,都会给我们带来某些意料之外的东西。
有的时候,情绪的种子生长得很快很急,甚至在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就已经外显,这就会带来惊吓。如果这惊吓来自于外部还好,来得快也去得快;但如果来自内部,人吓人是要吓坏人的。
情绪的诞生,一部分可能和人类精神中的自我保护本能有关。对未知的触动,大部分人还是有本能的逃避;对未知的压力,则是有本能的妥协。能克服逃避和妥协的,已经是人中龙凤了--这一点留在下一篇《情绪的处理》里面继续讨论。
另一部分,则是和人的好奇精神(或者说作死精神)有关了。如果自我保护是“被动”地产生情绪,那么好奇精神就可以称为“主动”地产生情绪。
因为好奇,所以渴求,所以终有求之不得的一天。但这种情绪,并非坏事;甚至可以说,为了进步和发展,这种情绪是应该存在也必须存在的。
无论哪种途径,都必须在情绪生起之初加以觉知,观察它的来源、情性和去向。
毕竟,更重要的是情绪背后的精神内核。
【正文完。请关注第二篇《情绪的观察》,谢谢观看。】
【2021年5月13日,春风作于竹风斋,正文668字。】
【把前言和大纲放到这里吧,不计在主题字数里面。】
【前言】准备用三到四篇文章把情绪的问题略微深入地分析一下。基本的思路是情绪的发生-处理-深入-自我提升。
【本文大纲】
1 处理事件与预期的落差(无论好坏)
2 “突发事件”与惊吓
3 自我保护本能:逃避和妥协
4 “求不得”引起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