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6日 心理科一号难求?

周六,照例带小帆去上课。

在吃完早餐等待上课的间隙,看到一位家长在举着手机对着心理科的宣传栏拍照。

从2017年开始,很明显地看到儿童医院对心理科的重视程度,从面子工程比如张贴宣传栏,到落到实处的工作比如:举办家长实操培训,组织4.2自闭症关爱日活动。今天我还看到张贴在玻璃门上通知“家长交流会”的时间,5月5日,可惜时间已经过了。我看到了儿童医院做的努力,也扎扎实实落在实处地帮助着孤独症家庭。

这位家长,年龄看上去大约四十多岁,简洁的寸头。刚好林老师过来,带小帆去上课,和我说“再见!”

这位大哥在一旁听到且看到我和穿白大褂的林老师的简短对话,上前来向我打听,“这里怎么挂号,费用多少之类。”话里带着一点港腔。

在家长群里是听说过,现在很难挂号,需要找黄牛。看来是真的了。去年给小帆挂号,也是需要提前预约,不过等一周两周基本都可以挂到号。排队做测评、做物理治疗、听筒也都有等几周时间,上个训课排队有两三个月。而现在听这位大哥说,每次放号出来,不到一分钟就没号了。是越来越多小朋友有这样的状况?还是家长的觉悟提高了?

原来大哥的孩子8岁了,老师认为孩子有多动症,建议带来医院看看。可是儿童医院都是预约制,现在挂号也是秒杀的状态,不知道黄牛们,是不是早已经嗅到了“谋财的商机”,从病患身上谋财,实在太不道德。

大哥说去香港咨询过,挂号测评就需要交6000港币,而什么时候做测评、什么时候治疗都需要排队,一两个月还不一定能排上,想在深圳也了解看看,一家人也在深圳工作,如果老跑香港也太辛苦了。

我没有在家长群里帮他找黄牛的联系方式,用手机查到港大医院康复科下周还有号,建议他去港大医院看。把大致需要的费用告诉了他,他表示感谢后离开了。

小朋友无论是自闭症也好、多动症也好,都需要父母保持一份警觉,“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真的很重要。如果总是关闭自己的耳朵,认为孩子没问题,老师小题大做,只会耽误了治疗时间。

小帆上课的一个半小时,我建议李先生不要去理会什么报告了,和我一起去骑mobike 绕莲花山一周,六公里。但是要先去深圳图书馆还书,背包里的书太重了。

在医院门口刷开2辆小橙车,过一个红绿灯,发现图书馆门口已经排队站了一长队人了。李先生看这我把书一本本塞进自动还书处,张开的大嘴巴,不解地说:“这么多人排队干什么呢?”

“想想大学时候的占座,你就明白了呀!”深圳这座竞争激烈的城市,保持学习的习惯十分重要。逢周末,把图书馆当自修室的人大有人在。早八点的图书馆还没开门,排队的人已经有三四十了。

骑一圈感觉真不错,不过我有2个周末没有跑步了,送走大姨妈,就该重新练了。公司在打造健身区域,我能否用上呢?

9:10回到儿童医院,每次穿过一楼挂号大厅,拥挤的人群,家长带着孩子们。我也不用担心其他人看我的眼光,为什么我总是一身运动的装备转过医院,或是把医院作为我跑步的起点。

林老师也已经习惯了,小帆妈妈是会先去跑步再来接小帆的。小帆也常说,“妈妈去跑步了。”

在医院座椅上完成了《没经验是最大的优势》读书笔记,李先生又在嘲笑我看鸡汤了。好吧,让他嘲笑吧,不解释……

9:30看到林老师拎着小帆的托马斯水壶带着小帆从感统室出来,他的头发尖都在滴汗!今天没带替换的衣服,也忘记带汗巾了!

“小帆,自己穿鞋!你看到妈妈了吗?”林老师说。

小帆不知道是不是有点懒,穿鞋子总是不愿意把魔术贴撕开,只努力把脚塞进鞋子里,也不管穿得舒不舒服,鞋舌常没拉平整。

和林老师沟通这两次上课的情况,林老师说他,“主动性语言增多了,有进步”“还懂得关心人”。今天小帆看到林老师流鼻涕,还说要帮她拿纸巾。

小帆和爸爸在一旁玩,旁边的一个妈妈,站在我们旁边,突然说:“这个孩子看上去还挺好的!”

林老师看看我 ,委婉地对旁边的妈妈说:“他还好,他是轻度的。”

“哦”看得到妈妈眼里掠过的一丝羡慕,“上课的时候,老师会半个小时带小朋友出来一次吗?”她说出了自己的问题。

我和林老师又点不理解她的问话,我想可能是刚来上课吧。

她解释道,“我们孩子第一天来上课,平时要尿尿了,不会叫。我担心他是不是要尿尿了。”

“如果是孩子没有语言的话,需要对孩子的老师说一下。”林老师告诉她。

“上课之前带他去洗手间了吗?”我问。

“去过了!”

“去过,问题应该就不大的。别太担心!也就一个半小时。”我安慰她。

“他就是什么都不说,不开口说话!”

“没关系的,他们只是慢一点,多给点耐心,他们会开口说话的。”我告诉她。

我不知道这位妈妈会怎么想我说的话。我知道每个自闭症的孩子程度都是不一一样的,能恢复到什么状况因人而异。但是作为父母一味着急、担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林老师也一边安慰她:“这类孩子,需要更多耐心去培养他们,急不来。”

小帆五月份的训练计划,有些还完成得不好:1. 精细动作,握笔描红基本没有进步,练习不够。

2.对职业的理解,比如某人是做什么的。需要日常生活中给他更多解释。

“小帆,我们回家吧。姐姐和妹妹到我们家了”。

三个熊孩子的周末要开始了……先把自己的耐心充满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好怪, 人好少, 比往日更暗了。 脚步快, 踪迹淡, 眼睛快模糊了。 是征兆, 是过去, 天快要下雨了。 你喜欢...
    嗯哼SORRY阅读 80评论 0 0
  • 近日,量亿君学习了知乎出版的金融书籍《金钱有术》。其中谈到了股票的投资策略,写的非常到位,量亿君特此整理并结合自己...
    金码讲阅读 32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