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遵循现代金融规律,又具我国国情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为建设金融强国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立足国情,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金融是连接政府与市场、实现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关键工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我们要科学定位金融功能,明确其在政府与市场间的角色,践行金融政治性、人民性,提升专业性。首先,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深化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确保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不偏移。其次,恪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让金融回归本源,推动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再者,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发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存贷款利率形成机制。最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和效率,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
统筹金融在发展与安全间的双重目标是必然要求,防范金融风险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在活力与风险间找到平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金融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从横向看,要把握国际金融大势,坚守金融安全底线,提升开放条件下的经济金融管理和风险防控能力,在安全前提下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从纵向看,要汲取历史经验,虽然我国金融监管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执法不严等问题。要让金融监管“长牙带刺”,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打击非法金融,消除监管空白。
深化金融与多部门,多领域间的协同联动是实现高质量金融服务的关键,就是资源配置和资金流动的重要纽带,要加强协同配合。一是强化财政与金融政策协调配合,财政在宏观调控等方面作用重大,要通过政策协调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部门沟通共享,提升金融供给质量。二是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强化财政、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协同,完善货币调控机制,形成政策合力。三是建立健全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增强金融服务普惠性,把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科技创新等,提升经济发展韧性。
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引,在政府与市场、发展与安全、多部门协同等方面精准发力,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