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际银行敬酒事件,究竟是酒精文化还是流氓文化?

今天厦门国际银行冲上了热搜,但是不是什么正面新闻,而是因为“校招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冲上的热搜。

事发银行是厦门国际银行中关村支行,一名校招的新员工发文称:因为在在私下费公款聚餐中,因为没有喝“A角”敬的酒,被领导殴打辱骂。

刚开始看到新闻标题,以为这名新员工没有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给领导,可是仔细看了文章发现,新员工在聚餐前,就已经告诉支行行长自己以前滴酒不沾,而且也不会喝酒,但是行长并没有理会他。在酒桌上,有领导要求他喝酒,该员工又进行了解释和道歉。



事前知会,事发时解释,这名员工认为喝酒这件事情已经应付过去了,但是仍然被领导指责殴打。同时这名领导说自己喝酒过敏,却依然坚持喝。尽管新员工不断道歉,依然被领导和同事追打。

这位领导之所以这样做很可能出于以下两种原因:

1.再三敬酒被拒绝,认为自己折了权威和面子。酒文化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一种文化,以前确实有过不喝我的酒就不给我面子的说法,但是在现在社会,在帝都,在一个银行领导这里依然有这样的想法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2.这位领导说过,自己对酒精过敏,还在喝酒。其实能够理解这位领导的拼命劲头,毕竟在银行工作为了业绩也是豁出去了。记得多年前,我们房地产公司财务经理向银行申请开发贷款的时候,就是酒桌上拼出来的。
但是您能不顾身体拼命挣钱,却不能逼着下属和您一样不要命啊!他对这位新员工的不满,很可能就是从喝酒这一块认为这位新员工对工作不拼尽全力。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能喝酒、能擅长酒桌文化的人确实更能吃的开,或许这位领导就是看喝酒来判定员工是否优秀的吧。



其实从这个员工的发文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不喝酒被打的问题:

1.其他同事对领导的攀附、巴结:在新员工不愿喝酒后,有其他同事对他不依不饶的追打,追打的员工或许是对领导绝对忠诚的员工,但是最大的可能就是对领导的攀附和巴结,顺便在新员工面前耍威风。

2.除发文者之外的新员工喝瘫在地上吐了一地,很有可能这场聚会就是专门针对新人,所以在聚会前发文者向行长说明情况时,行长没有回复。
其实很多公司都会针对新员工有别出心裁的活动或恶搞,给新员工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得2015年,国内某航空公司把刚入职的空姐塞进行李舱。
恶搞也好,企业文化也罢,把员工喝瘫在地上吐了一地,玩新员工的难堪,让人看到的是慢慢的恶意。该行这样做应该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只有这一次被爆出来。

3.喝高了对女同事动手动脚的行为,这就涉及到性骚扰了,文中作者一笔带过。

厦门国际银行,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在今年形势这么严峻的情况下,这名新员工能通过校招到这里上班,应该是十分高兴的,毕竟一脚迈入了金融领域。

在这名新员工的心中,金融圈应该是像《三十而已》中梁正贤那样,和一群金融大佬们聚在一起讨论私募基金,或者聚会的形势是在一起品红酒、吃牛排,但是那天的场景让他心中“覆灭了对金融行业的一切美好景象”。

厦门国际银行的处分下来了,对相关领导扣除季度绩效工资、警告处分,但是对于刚到这里工作的这位新员工,他将如何在这里自处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