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开头方法,写出好文章 -

有人用凤头、猪肚、貂尾来形容一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可见,文章每一部分都很重要。下面谈谈写出好文章开头的三种方法:

01  故事引入法

文章开头讲一个故事,用故事引入,能很好的吸引读者。

这个故事可以是身边人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可以是网络上的,范围很广。

引用故事时,要简明扼要,主次分明。

如,《离婚六个月后,47岁的周迅一句话,令人深思》开头:

很难有人不喜欢周迅。前两天,周迅因为一张氛围图上了热搜,她在《孔子》里饰演卫夫人的动图也被网友扒了出来。

灵动逼人,完全不敢相信拍摄这个画面的周迅当时已经36岁了。

从她17岁出道到现在,周迅演过的所有角色,仿佛都被注入了灵魂,深入人心。

《人间四月天》中的林徽因,《苏州河》中淘气的牡丹,《像雾像雨又像风》中天真纯洁的杜心雨,再到《橘子红了》《画皮》《红高粱》......

从演员、歌手、作家到导演,如今,已经47岁的周迅,眼里的灵气一如昨日。

这种灵气与脸无关。

与她的自在有关。

在《表演者言》里,周迅和蒋雯丽对谈时聊到:“不要去固守外形,更重要的是你的心丰富。”

如何做到心丰富?

在《圆桌派》中,她做了回答:多读书。

用周训能够保持姣好容颜的故事开头,而这个故事,凝聚成周迅一句话,就是多读书。正文就围绕为什么要多读书展开了论述。

02  开门见山法

文章开头直接点明自己的观点,简单直接。

说出论点后,读者就能够知道你的下文是围绕着什么观点展开的。

如,《看了10遍〈肖申克的救赎〉,总结出这6条人生精华,句句戳心》开头是这样写的:

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迄今为止哪部电影最感动你。

《肖申克的救赎》位列第一。

自1994年弗兰克· 德拉特将它搬上荧幕,26年后它仍是人们心中的难以超越,霸占豆瓣电影Top250的第一名。

有人这样评价,《肖申克的救赎》让悲观者继续前进,无助者得到力量,傲慢者心生敬畏,绝望者看到希望,迷茫者开始思考……

它的不凡在于人生的每个阶段重温,你都会有不同震撼和感动:希望、自由、信念、勇气、坚持、友谊、力量……

而我看10遍后,得出6条人生精华。

文章开门见山,直接引入电影,并且点出这部电影的受欢迎程度和带给人的启发性。

03场景法开头

场景法会将读者代入一种场景,引发的共鸣。场景法引入法开头时,一般会用到叙述、描写 、引入方法。

场景引入做开头,可以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吸引读者。

如,《不管夫妻还是情人,关系再好,也不要伸手要这三样东西》,开头就是用男女朋友的对话的场景引入。

抖音上看过一个视频,印象深刻。情人节那天,男生问女生:

“你喜欢的那款包买给你要不要?”

“不要。”

“你喜欢的口红要不要?”

“不要。”

“那给你发红包要不要?”

“不要。”

此时一个卖花的姑娘迎了上来:“先生,给你女朋友买支花吧。”

女生欣喜地欲接过卖花姑娘递过来的那支玫瑰,男生却推搡过去:“不用了。”

评论区里,最高赞的留言是这样说的:

“细节这个东西,我说你才做,它就变得很廉价;我说了你还不做,我就变得很廉价。要知道,伸手要的糖和自愿给的糖,味道是不一样的。”

的确,在感情的世界里,伸手要和主动给,完全是两回事。

一个人真的爱你,不会问你要不要,只怕自己给的不够好。相反,你开口提了,伸手要了,意义就不一样了。

所以,感情再深,关系再好,都不要伸手去要这三样东西,毕竟,要来的不是心意,心甘情愿才是真心的证明!

用男女朋友的对话场景开头,简单进行评价后,引出正文三样不能伸手要的东西。要爱,要钱,要陪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