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牲畜踩出的烂路,累得像狗一样的呼哧,邋遢得像乞丐一样不做卫生,只是为了看一眼人迹罕至的风景吗?唐三藏本来可以不用经过八十一难,让悟空背着翻个筋斗就到西天了,王子释迦摩尼本来也可以坐轿而不是奔跑至累倒在菩提树下才可以顿悟的,这些故事昭示我们目的和经历是同样的重要。目的让我们发现了不一样的世界,而经历让我们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
特伦斯的太阳升起来的很晚,大约比我们内地要晚两个小时,我们按照零领队的要求,上午九点相当于早上七点左右我们准时整装出发,向着天山腹地开拔。
今天是10月3日,我们今天的行程是徒步22公里,并且要翻过三个达板(垭口),累计攀升海拔1500米左右,相当于我们在家里高强度的一天线路,这在户外群里是要强驴才能完成的任务,而在这里只不过是乌孙古道整条线路的七分之一。
驴友们按照徒步线路的强度、难度、风险度划分了九个等级,狼塔C、乌孙古道排到了前三,乌孙古道属于8.5级,强度可想而知,我以为走过了亚丁稻城和墨脱属于高强度的了,可与这条线路来比可能就是在6级以下了。据介绍乌孙古道是新疆徒步高危线路中最美的线路,我只看到了“最美”,忽略了“高危”,当然,这是要付出代价的了。
在我们平原,马路是指宽平的能走汽车的大路,而今天我们也走的是“马路”,却是马帮走的路。新疆幅员辽阔,山地河谷起伏连绵,马匹是最好的代步工具,我们见过的维吾尔和哈萨克兄弟都是骑马,或奔驰,或缓行,在山里你是看不到牧民徒步行走的。而我们却要徒步走进大山,而且靠双脚要翻越天山,四条腿牲口走的路是不需要那么平整的,我们用双脚沿袭着四只马蹄走过的痕迹前行,难度可想而知。我不知道乌孙国的先民是不是也是这样,赤脚走在这大漠的冷月寒光,去寻找失散的牛羊。
我们从旷阔的草甸缓缓走来,一边是茂密的松林,一边是淌水的河谷,正前方是高耸的雪山,那就是我们的目标。不知不觉,我们脚下的草地上有了雪迹,并且越来越厚,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走,我们寻找着看到草尖的地方踩下,这样才不会陷下很深,不会湿了鞋子。而转眼雪就盖住了鞋子,只有踏着前人留下的足迹前行,因为一旦走错,就有可能滑入沼泽。
我们来到第一个达板前,高度500米左右,坡角大概70多度,犹如一面大墙挡在了我们面前,有几个队友选择租马上去了,我们四个没做任何考虑,稍作休整后,开始了艰难的攀登。这里的海拔并不是很高也就3500米左右,但是由于气候干冷,高反也是同样的厉害,我们数着步数,每二十步停下来休息一下,调整一下,从来不敢往上看还有多远才能登顶,终于登上了第一个达坂,我们累得像狗一样呼哧着张着嘴巴。
马帮们在第二个达坂前等着我们,他们知道生意就要来了,确实,又有几个队友选择了骑马,包括冻得发抖的伙伴小李,剩下的两个达坂要付租马费200元呢。这时已经是中午,我们几个吃了一口馕,喝了几口冰水(早上可是开水啊),继续开始攀登。终于登上了第三个达坂,领队在这里等着我们,在这里我们进行了拍照留念,而我累得快要趴下,方便了一下,本地方言要说“使劲使屙了!”
下山的时候我也出现了状况,一直犯困,这和昨晚没有休息好有关,也可能是高原缺氧的原因,总之不是好兆头,因为这样最容易摔跟头出事故,和疲劳驾车一样的道理,我便和小张一起说话,说一些能够提神的话题,这时白皑皑的雪山在落日的余晖中变成了金山,我们就多拍了一些照片,当然步伐也慢了下来,“殿后”是肯定的了,好在队伍在行进中和其他户外俱乐部的队伍走到了一起,看看他们的队伍的美女和装备也是不错的消遣,营地在一片广阔的小河边,看到队友们都已经支好了帐篷,风从河道走,刮得太大了,一顶帐篷被河谷的狂风吹走,后边有两个女队友追着,前边有个男的在堵截却没有堵住,跟着一起追,非常的搞笑。
谁知道走近了一看,原来不是我们的营地,还要再走1公里多才是我们的营地,道路还是那么泥泞,掺杂马粪和羊屎蛋的山道,在雪水的融化下湿滑而又肮脏,而我的力气已经到了强弩之末,跌跌闯闯蹒跚在山谷间,到了营地时已经累得不愿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