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成圣篇第一章(原第九章)

第七十三章

功成身退  天之道也

(原第9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注解】

1、持:手持、把持。这里引申为占有、拥有。

2、盈:满。

3、已:停止。

4、揣:锤击。

5、长保:长久保存。

6、莫之能守:莫能守之。

7、咎:过失、灾祸。

8、遂:成。

【释义】

盛东西,太满了容易溢出;锋芒,太露了容易折断;金玉,太多了守不住;富贵而骄自取祸患。所以做人要把握度,功成名就身退,可无尤,是天道。

【释意】

此章事实上是老子写给范蠡的书信的主要内容。范蠡在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之后,写信给老子问下一步该怎么去,老子回了这封信。范蠡17岁去越国,花了近20年时间助越国复国。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取得如此圆满的功德,才华太锋芒毕露。老子没有直接告诉范蠡该怎么选择,但通过生活现象告诫他,必须功成身退,否则会反受其咎。范蠡领会老子的意思遂离开我,并留书给曾经并肩作战的文种,说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以此来提醒文种。文种没有听范蠡的劝告,终被越王勾践所杀。

古代君王,大多不可能让一个人在高峰太久,谁也不可以功高盖主。臣子的强大要在皇帝的可控范围之内,否则就会受阻。高峰时学会退,退时再积蓄能量,合适时机再进,正所谓进退有度。成功首先要学会的是无敌和远离死地。远离死地,就要戒急、戒言,知止、知辱,进退有节。不需要的时候就“潜龙勿用”,需要的时候才“飞龙在天”,回归平淡更需要智慧。福祸相依,避掉荣华中的祸,即可以做到无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