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月反复在看一部名为《零零后》的纪录片,居然感动到哭。看网上很多人评论说这些孩子都来自北京,小时候就读于同一所幼儿园,且家境不错,至少中产及中产以上。这不是大多数人的零零后时光,抽样的人群不够典型,没有代表性,不能够引起共鸣。
不过,在我看来,教育无论在一线大城市还是十八线小城,都具有普适性,那就是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如果换种角度思考,既然我们不能选择让孩子生活在教育资源丰富的北京,也没有足够强大的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但是可以通过自我学习,努力给孩子造就一个良好的原生家庭。
看这部纪录片,我仿佛回到了那些年自己的叛逆,口不择言,不止一次的让妈妈掉眼泪的青春期。作为一个3岁小女的母亲,看着镜头下一个个天真的孩子,又是无限动容,只想温柔地疼爱着自己身边那个小小的人儿,让她多多感受童年时光的美好。
从5个家庭的父母身上我似乎看清了现在的自己,育儿路上太过焦虑,时刻如履薄冰。这些天,我也一直在思考,该如何持证上岗做一个心态平和的父母?
01一个不肯放手的战士妈妈
杨锡坤2岁多一点,还未断母乳,就到了巴学园就读。妈妈为了孩子上学,就把家搬到了郊区,孩子爸爸上班不方便,就一个人住在郊区。
在整部纪录片中,锡坤的身边从未出现过爸爸的身影,总是妈妈一个人带着孩子上下学,陪玩,上各种兴趣班。为了更好的照顾孩子,锡坤妈妈还放弃了工作,全职带起了孩子。
她就把自己活成了一支强大的队伍,紧紧地围绕着一个孩子。
锡坤妈妈,性情温和,对孩子的教育也有自己的理解,甚至对于孩子的未来,她也早已规划清晰。
小时候,锡坤在厨房玩火,妈妈也不大声嚷嚷,因为她明白,只要做好足够安全措施,就得尊重孩子,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孩子逐渐长大了,爱好摆弄科学仪器,妈妈很支持,还替他在家建了个锡坤实验室,耐心陪着孩子。当孩子迷上了魔术表演,妈妈也提供机会,让他参加学习。
只是无论如何,妈妈就是觉得:有些东西,作为兴趣爱好尚可,但它不能养家糊口。
妈妈很爱孩子,眼中透露出深深地爱意与焦虑。可是,当年在幼儿园里那个活泼好动的小锡坤,如今却呈现出疲惫的神态。
为了让锡坤能放开自己,试着学会与人交往,妈妈连威胁带哄骗,送他到了一个夏令营。即便如此,她依旧远程操控,千叮咛万嘱咐,并且为儿子挑选第二天该穿什么衣服。
参加这个夏令营,是妈妈做的决定,穿什么也是妈妈指挥,不想表演节目,妈妈硬逼着参加。
妈妈,就是这样无时无刻不放手,该做的不该做的,全部做了!
显然,镜头下的锡坤妈妈,这十年里老了不少,过得也不算轻松,可以说是为了孩子殚精竭虑。只是,没有边界的爱真得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吗?
锡坤看起来不是很有自信,依赖妈妈,觉得在妈妈身边就很安全,但是又有点烦妈妈干涉太多,所以整个人特别矛盾。
没边界的爱,只会让孩子活在父母底下,永远无法长大。
这样看来,做妈妈,真得不需要完美,也无需操心太多,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给孩子独立成长的时间。
02二胎时代,更要照顾大宝的情绪
最近,身边的朋友同事就有人要了二胎。聊天的时候发现,大家考虑的要么是为了以后老了不孤单,要么为了让孩子以后有个伴。当然了,意外有的,也就生了。总之,很少有谈大宝的感受,最多只是简单问问要不要一个弟妹而已。
第二集中的主人公,谭雨萌到了青春期的时候,父母突然觉得孩子不容易亲近,更不如小时候听话。
进入初中后,萌萌在家就喜欢一个人呆着,玩直播、涂指甲,边玩边吐槽自己妈妈是大妈。
妈妈,面对镜头抹眼泪说,孩子小时候不是这样的,很喜欢黏着爸妈。
其实,妈妈是不适应孩子已经长大的事实。
在这个家庭中,妹妹小柚子的到来,并没有给萌萌带来惊喜,相反她并不是很喜欢有个妹妹这个事实。为了,缓和姐妹俩的关系,爸妈用蓝牙耳机作为奖励,让姐姐饭后陪妹妹玩耍。只是这种物质刺激,并没有让姐妹俩增进感情,用萌萌的话说,“这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父母”!
生了二胎,谭雨萌的父母没有处理和消化掉她的抵触情绪,所以,孩子一直不是特别开心。就连他们的多年老友都认为,怎么看就是他们和柚子是一家人,而萌萌完全是个外人。
再者,孩子进入了青春期,有心事宁愿跟朋友分享,也不想跟父母多说半句。在父母眼里,萌萌是个叛逆的孩子。
其实,青春期的萌萌表现还是正常的,这个阶段的孩子独立意识增强,不愿接受父母过多的干预,更愿意融入同龄人的小圈子。有了妹妹后,父母的焦点转移了,孩子心里难免会有落差。在我看来,萌萌的爸妈,即便从现在开始,能多考虑一下孩子的内心想法,而不是一味地关注成绩,相信孩子总能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的。
当然,这处理起来,的确不太容易。
03内向的孩子不好吗
这部记录片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一小女神。从小她就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一个人独自玩,不愿意交朋友,但也悠然自得。三岁就会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不过,一一的妈妈认为这个很正常,因为本身自己也是偏安静型的,所以特别能理解。
从整部记录片来看,这家父母的心态最平和,脸上完全看不出焦虑的神态。或许就如他们所言,只是希望孩子过相对简单地人生,幸福平实。
另外一个孩子,辰辰小时候也是内向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每天等着一个人南德,不跟其他孩子接触。长大后,依旧不太爱跟人接触,更喜欢拍摄野生动物,与动物们交流,这才能给她带去安全感。
只是,从小到大,妈妈一直为孩子的内向而困惑,满眼透露出焦虑。
父母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孩子的感受也不同。
一一长大后也不是很外向,不过还是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开心地和朋友一起说着“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样的诗意的句子。当然,她还是能怡然自得地享受独处的时光,一个人安静地做很久的事情也不会孤单。
而辰辰,在现实生活中则更加不爱说话,只在网络上才能与人畅所欲言。
内向的孩子,真的不好吗?
看完了纪录片,我反而觉得无论是怎样的性格,每个人都能活得很好。很多时候,父母真的不必刻意去改变孩子的性格,或者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焦虑。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情感,宣泄情绪的方式。有的人就喜欢一吐为快,有的人则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写日记,或者是通过旅行,做手工等方式。
内向的人,不一定活得压抑,他们可以更安静地思考,也可以活得更通透。
04写在后面
一部纪录片,展示了别人十年的变化,时间改变了他们的外貌,孩子逐渐长大,父母日益老去。只是,看完别人的故事,感动的却是自己。
无论是怎样的家庭和孩子,我们都面临过刚入幼儿园的不适感,青春期的懵懂和困惑,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成年后,生儿育女,我们又该思考,我们将如何陪伴孩子度过这十年甚至更多的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