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次吃货的邂逅,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刚辞完职,手续还没办完,本想先回家的,但辞职的心情还未平复,毕竟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有如初恋一样,但又怎样,再努力,职场的尔虞我诈,我这种才刚毕业的小姑娘,怎能承受的起这种勾心斗角,还是图个清净,出去走走,就当散散心吧。
毕业后,朋友去了武汉工作,因为家里离武汉不远,在长沙也有直达武汉的火车,当时任性的我,就拖着行李没回家就直奔武汉了。到现在都没想通,当年到底哪来那么大勇气,带着行李到处乱跑,大概就是任性吧。
武汉和岳阳是挨着的两个省,我也说不上来有什么关系,邻居?故友?我不知道,反正我很陌生。大概它们之间最熟的就是这两大名楼吧,岳阳的岳阳楼,武汉的黄鹤楼。
我是先从首义公园出发的,里面有一些关于辛亥革命的故事,有武昌首义纪念碑,首义人物群雕像。
龙华寺,首义枪声。还有抱冰堂,张之洞的生祠。
到了黄鹤楼门口,却没有登上黄鹤楼,就远远的看了一下,路途有点远,看着这距离,毕竟才刚到不久,还未恢复这活力走过去。
离黄鹤楼不远,朋友带着我去吃热干面,说那里特别的正宗。虽然到现在我也不知是否真的正宗,但热干面是地道的美食,还是得尝尝的。不过我有点吃不习惯,它有点甜,不过那香味真的很浓郁,闻着都有点甜甜的。
在店对面,还有一家旧书屋,简单看了下,因为不方便带走,所以也没多大购买欲望,里面的书其实挺有购买价值的,偶尔都有看到很久以前泛黄的手绘图,还有手绘书籍,只后悔现在都已记不清那个地方了,朋友也已经没待在那座城市,算是有点小小的遗憾吧。
吃了热干面,朋友还带我去了武汉比较有名的小吃街,户部巷。我想本地人应该也比较喜欢这里吧,这边店多人也多,挺热闹的。
这里的建筑有点古色古香,走进户部巷,左右两边都摆满了美食。既然这样,那吃货路线就这样安排,先吃一边,然后从巷尾倒过来再吃另外一边,走起。
因为人比较多,都有点小拥挤,最主要这还不是节假日,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那要放假还得了?
点了一份烤面筋,味道Q弹有嚼劲;水果沙拉,很新鲜,只是沙拉酱有点酸,忘记叫老板不要放沙拉酱了,除了水果的酸,其它酸味都有让我牙齿麻木的危险,所以我一般都尽量避免吃酸的,不然就要变成老太太咬不动食物了。
还点了一份土豆坨,看这色泽有点辣,不过并不辣,味道淡淡的,粉粉的。
手不够多只能端在少人的角落先吃着,再去物色别的美食。有烤串,烤翅,馄饨等,不过感觉大部分美食不能边走边吃。好像是说这边是当地人过早的地方,也就是吃早餐的意思,因为人实在太多,去店里面吃又太拥挤,只能看看咯。
在户部巷有些惹眼摆件,那就是垃圾桶了,虽然它们并不是美观这条街的,但却因为它们,这条街却额外的干净。几米一个垃圾桶,有种垃圾不落地的感觉。其实想想这么多人在路上吃着东西,街道还能这么干净,这算是对美食街,最大的尊重了。
吃饱喝足,特意乘上双层公交,因为第一次见,好奇,也特意坐上第二层,坐前面,感觉自己像开车一样,视野开阔。不知是不是因为本地人口多,才会有双层公交,但也没觉得车上人多,会不会有点浪费动力。不过这边是坐公交的人不多,但当时出发过来这边的公交都挤爆了,却还是单层公交,弄不懂这种落差,实在太大了。
在车窗外能看到武汉长江大桥,从江面经过,还能看到长江。
晚上的武汉,逛着街,有丝丝冷清,不知道是自己的错觉还是没到太热闹的地方去,这边虽然有很大的商业街,可是并没有多少人出来逛。而且在我来的时候就有感觉到,这个城市的中老年化比较严重,本地人口居多,让我觉得不够朝气蓬勃,想想可能不是节假日的关系吧,大家都忙于工作,哪来心情出来兜兜转转。
看着本地人来往穿梭,置身人群,突然感觉迷失了方向,那种没有依靠的感觉。想想还是早点回家吧,出门在外,思念越来越浓。
回家的时候朋友还送了我当地土特产,现在想起来都很感动,她也是一人来到这陌生的城市,我的到来还怕给她添麻烦了,很感谢有你,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