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秋

进入立秋以后,已经下过几场雨了。每一场雨下完,衣裤都穿的越来越长,望着衣柜里没穿几次的衣服,忽然心生悲凉。

我是最喜欢夏天的,秋天次之,最不喜欢的是冬天。我恨不得一年到头都不用穿外衣,特别是冬天的棉衣,不仅笨重,收纳起来一件占去好几件单衣的空间。所以,冬衣的款式设计得再美,牌子再好,也刺激不了我的购买欲。

还是说最近的一场雨吧。

我从一睁开眼睛,就开始靠在贵妃沙发上看窗外的雨了。雨丝细细的,需要配合屋檐下滴落的雨声,才知道屋顶变干净是雨的功劳。

对面顶楼一户人家的露台上,一株大叶的绿植躲在墙角里,偶尔摆动的叶子好似要和我捉迷藏。我刚要扭头望过去,它又羞涩地恢复成静止的状态。

我不是画家,只能用文字描述眼前能看到的东西,但因为身体冷得不愿从薄毯里抽出来,能抓住的景物也实在有限。所以,看雨就不如听雨了。

汽车驶过时溅起的水花声,没有夹杂人的怒骂,给人一种别样的安静;滴落到地上的雨声,由浑浊变清晰,地面也一定油光可鉴;几声清脆的似银铃的声响,是我多年没解开的谜,始终寻不见它的演奏者。

这么好的精致,干脆吟两首诗吧!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秋雨带来的是秋凉,而不是凄凉。秋天和春天的区别,除了一个是走向冬天,一个是告别冬天外,秋天的落英缤纷丝毫不逊色与春天的万象更新。

秋季是成熟的季节。许多时令果蔬大量上市,既便宜又美味。搓一穗玉米,榨一壶浓浓的玉米饮,让全家人一饱口福;买一箱新摘的葡萄,酿一桶自制美酒,留到佳节细细品尝;买几兜刚上市的蘑菇,焯好冻在冰箱里,等到冬季用来煲汤。

中年亦如秋季。中年的人,虽没有青年时矫健,但懂得了珍惜生命;中年的人,虽日渐沧桑,却多了经岁月沉淀的美;中年的人,虽慢慢走向老年,但也铸就过人生的辉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杨万里《秋凉晚步》)

荷花虽已不再妩媚动人 但荷叶还在辭中生机盎然地舒展成一片。只有铜钱大小的荷叶,正开得可爱喜人呢!

大自然不会因为那一朵花的凋落,而放弃它的美丽。应季节而生的花啊朵啊,总会轮番登场,填补天地间的空白。

生命如此短暂,一不小心就青春不再,不能因为几场风雨就丢盔弃甲,将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风雨中。

秋天虽是寥落的、清冷的,却也是丰满的、成熟的。“绿池落尽红蕖却”又如何?荷叶仍开得正欢就够了。人生亦是如此。“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莫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