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拆书分享《高难度谈话》中“发起谈话--三种有效的目的”,看到“了解对方的故事”,我隐隐觉得这种感觉似曾相识。今天终于发现,原来,这是我一直想要达到的目标,做一个“尊重孩子的故事”的妈妈。
先来看下,什么是“尊重孩子的故事”,为什么它是北极星原则(意思是绝对不可撼动的、首要的原则)?“尊重孩子的故事”意思是抛弃作为大人的先入为主,在和孩子相处时,真正从孩子的角度思考,保护、尊重孩子。(作者的娃子才一岁半,本文的案例仅限于幼龄娃,关于青少年的案例欢迎探讨交流。)
举个栗子:疫情期,家里买了鱼摆摆养着慢慢吃,孩子看了很欢喜,去盆里抓鱼玩,果不其然弄湿了袖子···“啊”的一声,家长发现了“快快快快,傻孩子怎么能放在水里,袖子都湿了知道么,从里面湿到外面!冻感冒了怎么办!”孩子(幼零仔儿)激动地眨着眼睛“鱼鱼鱼,看看看!”大人惶然不知,赶紧把娃子抱离现场,换好衣服,再“教育”作罢。
以上的例子中,大家有发现什么端倪吗?其实,这个案例中的家长已经是很负责任的家长,他站在孩子的安危上考虑问题。如果说再去把教育“质变”的话,其实是可以从孩子的角度处理这个问题。比如说,家长发现后,可以笑着和孩子说“哇,你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事情!~妈妈和你一起看~咦,你把袖子弄湿啦~这样不太好哦,宝宝会冷得冻感冒的!~我们先去换衣服再来看好不好?”换完衣服再抱到盆边,“等下,妈妈帮你卷卷衣服,以后玩水我们都要注意哦~”然后再开心投入到玩游戏当中~(有没有考虑过鱼的感受······哈哈哈······)
在鱼摆摆的例子中,“尊重孩子的故事”只比“大人的视角”多出一步--在教育孩子前,先走进孩子的世界,快乐孩子的快乐、鼓励孩子的发现。当然,在真实世界中,还有更多“尊重孩子的故事”的案例等待发掘。
比如,当孩子哭了。一般的处理方式,可能是问下孩子为什么哭?然后安慰他说不哭了。最差的方式是“我早就跟你说不叫你那样做都不听,好了吧”。那如果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我们怎么“尊重孩子的故事”?我觉得,我们要先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然后去描述他的情绪,方便帮助他感知自己的情绪就是如此。比如“妈妈要出差,你觉得很伤心对不对?”“哥哥抢了你的玩具,你是不是很生气啊?”接下来去拥抱他使他平静下来。最后才是分析事情,一起找到解决方案。
又比如,孩子在专注地玩玩具,我们却很想听到孩子的新技能的时候。一般的情况下,家长A和家长B对话“你知道吗,娃娃会做鬼脸哦”,家长B特别兴奋,怂恿孩子“宝宝做个鬼脸呗~”,宝宝玩着手上的积木特别专注······家长B可能锲而不舍,家长A也参与助阵,两人合力把娃娃弄了个鬼脸,终于满足了。可孩子做完鬼脸,或者就是和家长互动(然而家长B已经心满意足地走了),或者就是再次玩游戏。整个过程中,孩子的心流被截断,而且没有太大的受益(除了临时的互动和鼓励外)。而如果是从孩子的角度,“尊重孩子的故事”,应该在问完第一遍,发现孩子专注时,就停止问和当前无关的问题,或者让孩子自己玩,或者和孩子一起玩--总之,孩子当下的临在和鬼脸完全无关呀。
再比如,两个孩子发生“纠纷”时。一般的处理方式可能是责怪大一点的孩子“你怎么不让着弟弟呢”“哎呀,每次都和弟弟抢”······这样很容易造成大孩子的委屈、不自信,也造成小孩子的飞扬跋扈。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孩子的故事”,我们可能要先请两位激动的孩子分开,停下来,分别问下孩子原因,然后再做出公正且照顾孩子面子的判断。
还有一个生活中的小细节,在想改掉孩子的某种坏习惯时,不要说“你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我不爱你了”······拜托请不要这样的上帝视角,孩子不该形成“我的存在是为了让别人喜欢”的价值观和习惯。所以可以和孩子说“你不洗手会变成脏孩子哦,你也不会喜欢这样的宝宝吧”,并且在孩子洗手后,鼓励他“你真应该给自己点个赞,你是不是很棒?是!”
又想到一个,当孩子需要帮助时。因为孩子技能比较少,可能他的需求只是拿一个东西,或者拿掉一个东西。这是家长有可能会发现然后笑笑继续看手机······拜托,当你掉到河里时,河神也看着你想“哈哈没事儿不就是在河里了么”然后走了!你会怎么想!孩子的世界里,那个当下他的那个需求是最最最急迫的!(当然不包括幼龄娃的那种撒泼要东西的场景)请务必要关注孩子的需求,放下手机,问他“宝宝你想要什么?”,然后和他一起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例子,大家可能已经知道,什么是“尊重孩子的故事”了。可是为什么“尊重他的故事”这么重要?居然能成为北极星原则?这是因为,如果你“尊重孩子的故事”,你会发现,孩子的内核(性格)会越来越优秀,他会很快乐、满足、感受到爱,也会专注、有创造力、自信、爱别人。可是如果总是在大人的视角去和孩子相处,你的孩子可能会时常委屈、生气、发怒,越来越大,孩子就会自卑、自怨自艾、合作性差。所以,虽然站在孩子的视角,尊重他的故事很难,但是我们也值得去尝试哦~
养孩子是场修行,让我们尽量走得得行~
(本文案例都是基于幼龄儿童的,青少年儿童的案例肯定会不一样,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