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老干部们是熠熠生辉的航标,他们以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丰富的经验,为社会发展筑牢坚实根基。年轻干部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学”为基、以“干”为本、以“廉”为要,主动向老干部学习,真正承接好老干部的精神密码,做到在传承中成长,在坚守中前行,让优良的工作作风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以“学”为基,在细节中承接精神密码。老干部的“芳华”,藏在严谨的工作底色中、诠释在沾满泥土的鞋子上、注解在担当作为的行动里,这些书写不尽的汗水与经验,正是年轻干部最该传承的精神财富。作为年轻干部,要有他们把群众当自家人的耐心,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事情办的真心,面对重复的咨询,老干部一句“你别急,我再讲一遍”,背后是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认知。要学他们在平淡中坚守初心的定力,几十年如一日做好手头的工作,彰显的是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的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与其急着创新突破,不如先沉下心来,把老干部“脚下沾满的土”变成“自己的路”,把他们“用过的招”化为“自己的本事”。
以“干”为本,在实践中续写责任答卷。“我们把架子搭起来了,你们要把房子盖得更高。”老干部的这句话里,有期待,更有嘱托。当前,乡村振兴要破解人才留不住的难题,基层治理要应对群众诉求多元化的挑战,民生服务要满足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需求……这些老干部没遇到过的新课题,正是年轻干部必须扛起的“新担子”。作为年轻干部,面对历史遗留问题,不能以不是我经手的为由推诿,而要像老干部那样,带着新官要理旧账的担当,逐一梳理症结、拿出方案,在数字化时代找到新的解决方法,在老干部“面对面”的传统上,加上“键对键”的效率,让工作既有温度,又有速度。
以“廉”为要,在坚守中擦亮本色底色。一位老局长的话令我印象深刻:“我这辈子,没给子女谋过一个岗位,没在村里拿过一个苹果,不是有多高尚,是怕对不起胸前的党徽。”这句朴实的话,道出了老干部清廉自守的本质——不是刻意做给人看,而是早已刻进骨子里的自觉。年轻干部要学这种“不越红线”的清醒,老干部们常说“人情往来要拎得清”,比如拒绝管理服务对象的一顿饭,不是不近人情,而是守住“公与私”的边界;不利用职务之便给亲戚找工作,不是不讲亲情,而是划清“权与责”的界限。这些“小事”里的坚守,正是抵御诱惑的第一道防线。要学这种防微杜渐的自觉,要像老干部那样,把廉洁当成日常习惯、行为准则,在无人监督时也能“如履薄冰”,让“干净”成为最硬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