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释意】凤凰台上曾经是有凤凰来此又悠游的胜地,凤凰飞去后,凤凰台上也就空落落的,只有剩下那涛涛不绝的江水独自流淌着。曾经的吴宫有多少小径被野花野草所掩埋,晋代多少的衣冠翘楚之家也变成了荒冢古丘。多少座山峦隐约坐落在云雾中,两条河流被白鹭洲从中分开。总是为这漂浮的云雾遮蔽住了太阳的光芒,远方的长安看不见我使人心里发愁。
【解读】没想到第一次开篇,便是李白的诗。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称“谪仙人”,四川绵阳人,后人赞誉其为“诗仙”。李白的诗词豪迈洒脱,对后世影响深远,许多诗句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其好饮酒作诗,杜甫曾有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可见李白的豪放不羁和卓越才华。其代表作有《将进酒》、《静夜思》、《梦游天姥吟留别》和《蜀道难》等经典名作别选入中小学教材作为范本。
再来看看这首诗,写作的地点是金陵凤凰台,我们懂历史的都知道,金陵就是我们现在的南京市,而凤凰台的现址就在南京市秦淮区长干里西北侧凤台山。在中国古代,凤凰是一种上古时代的神鸟,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的是女性,所以经常和龙一起搭配出现,比如成语“龙凤呈祥”。而凤凰台的取名的由来,据说是因为南朝宋文帝时期,当时有三只状如孔雀、五彩斑斓的奇鸟——凤凰翔集于此,象征着太平盛世,当时的刺史刘义康在此处兴建楼台,凤凰台因此而得名。
诗的首联基本定调,描绘出登上凤凰台后,看到的近景,曾经有凤凰栖落的凤凰台凤去台空,唯独剩下江水自流暗喻出时光流转,繁华不再,唯有大自然的江水永恒。接下来颔联,又是由景转情,写出具体的历史兴替,因为五代十国的吴和晋的都城都设置在金陵,所以李白联想到历史,哪怕是再繁华,再不可一世的吴宫、晋代的衣冠翘楚也不过尔尔,也成了荒冢和古丘。颈联又写的是远景,也是为尾联做下铺垫,三山二水、青天,白鹭洲,诗人的心随着这景色一路飘向远方,那么飘向了哪里呢?尾联做出了交待,长安。浮云蔽日,长安不见,诗人想说的是什么?是指当前朝野奸臣当道,蒙蔽了圣上,这样的日子和国家使人心里暗自发愁。
解读至此,纯属个人体会,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