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能像长颈鹿一样爱我吗?


爸爸应该像什么?敦厚的大象,聪明的猴子?抑或是勇猛的狮子?

在我看来,爸爸应该像一只高大、快乐、从容和沉默的长颈鹿。

对孩子最大的爱,就是像长颈鹿一样爱他。

长颈鹿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成年后身高可以达到五米多,最高六米。所以长颈鹿视野广阔,经常能够带领伙伴避开危险,安全生存。

作为爸爸,要有长远眼光来呵护孩子的安全健康。

对孩子而言,现实中的危险是什么?

我认为有两种,最基础的一种是疾病侵袭。

有人可能不以为然,认为现在医疗水平进步了,疾病早已不是一个威胁。其实不然,根据美国救助儿童会的全球报告,每年有970万名儿童因患上可预防或可治疗的疾病死亡,占儿童总人数(约20亿)比例约4.85%。也就是说,每100个孩子中,就有接近5人死于疾病。

至于患普通疾病,基本每个儿童都无法幸免。

所以,疾病对于孩子仍是一个可怕的怪兽。

除了疾病,另一种真正的危险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看那些关于孩子的负面新闻关键词:叛逆、沉迷、一念之差、犯罪、悔恨……等等。

确实,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陷阱,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的孩子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

这些悲剧为何会发生呢?究其原因,命运源自选择,选择来自于观念。正是错误的观念,让许多孩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所以,从更高角度看,错误的观念是另一大危险,不仅威胁孩子的身体健康,甚至整个命运前程。

要如何远离疾病和错误观念呢?

对付疾病的办法并不复杂,从家长的角度出发,重在增强孩子身体素质:给孩子健康的生活环境,注意饮食和加强运动等等。

其他方面比较容易实现,这里主要谈谈运动。

体育运动对于孩子来说,就像阳光对于向日葵那么重要。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除了能强健体魄,还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和气质。同时,现代科学早已证明,运动时大脑能分泌多巴胺,一种能让我们保持乐观向上的物质。

所以运动好处颇多,对于身体和精神都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极为重要,不可或缺。

但我们很多家长都不够重视,有人给孩子报了众多的兴趣班,唯独没有运动方面的,有的宁可周末让小孩在家里看电视消磨时间,也不愿带他们去户外阳光下玩耍。

正因为如此,据调查,近二十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一代不如一代: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肥胖、近视发生比例有所上升。自然而然的,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在不断减弱。

所以,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健康体魄,从而远离疾病,请重视体育运动!

关于体育运动,有两点小建议:一是要选择受众广的,比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这样有利于孩子学以致用,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进而提高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二是贵在坚持。一种习惯要养成需要二十一天,运动的好处和快乐,必须习惯之后才能体会。比如跑步,一开始可能较难坚持,但等几个星期之后,每天跑步就成了一种习惯,甚至有上瘾的感觉。


做到了远离疾病,那如何避免形成错误观念呢?

有一句古谚,要让地里不长野草,最好的方法是播种庄稼。

要让孩子不形成错误观念,就要让他们多接触、吸收正确的观念。

何谓正确的观念?简单的说,就是充满正能量的观念,比如“百善孝为先”、“勤劳才能致富”、“守信是一种美德”……等。

一个大脑里充满正确观念的人,就像一辆车有优秀的驾驶员,不会轻易发生事故。

怎么把正确观念根植于孩子的大脑中呢?

答案很简单:读好书,多读书。

对于接触社会面有限的小孩来说,读书是获取价值观最直接、最重要的方法。

不过需要注意,好的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否则可能是毒草。很多人只知道让孩子读书,却没有给孩子好好甄别,导致孩子在阅读中接收了一些不正确的观念,产生严重后果。

比如市面上畅销了几十年的某知名童话作家的作品,里面不少故事隐含着对现有应试教育制度的偏激批判。一些孩子读完后竟产生了厌学和逆反心理,让家长后悔不迭。

要怎么挑选好书呢?这里提点建议:有时间精力的家长最好自己把关,读过确认没问题再给孩子阅读。实在没时间的也可以参考现在教育部门推荐清单(比如教育部推荐的小学生必读书目),或者一些儿童教育名家的书籍推荐(比如尹建莉、洪兰等人推荐的书)来选择,这样一般不会有问题。

另外,阅读的量需要多少呢?

这里提供一个数据: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布的《2017中国家庭亲子共读调研报告》显示,47.1%的孩子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阅读超过1小时的孩子仅12.8%。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高于平均线,建议每日至少要有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如果有时间的话,当然是多多益善。

长颈鹿是非洲草原上一种特殊的存在。首先它生活品质高。可以品尝高枝上的树叶,不像其他多数动物只能在地面觅食。其次它自保能力强。平时虽然喜静,但奔跑速度惊人,可达到每小时70公里,且四蹄力量极大,可以踢死鬣狗甚至狮子!

作为爸爸,在保障孩子安全健康的基础上,还要让他们既能享受艺术世界的快乐,也能面对生活中的磨练,过上快乐从容的生活。


艺术对于生活,就像明珠对于皇冠,是最耀眼的存在。无数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的思想传承,都以艺术为载体。所以得艺术者,才能得生活的至乐。

反过来,没有体会到艺术世界之美,生活是不够完美的。

如果一个人只能哼流行音乐,却不曾欣赏过帕格尼尼那深入灵魂的小提琴旋律,如果一个人只能玩电子游戏却无法和友人来一局有水平的围棋对弈,如果一个人只会键盘打字却不能在来兴时在宣纸上挥毫……那么,他可能失去了一些最快乐的体会。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感受艺术之美呢?

坦白说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各种培训机构,都提供了相当多的渠道。家长选择余地很大,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爱好,琴棋书画等方向都可以考虑。

不过这里有两个建议:一是必须以培养孩子对艺术的欣赏、热爱为主,少点功利心。比如有的家长每天监督孩子学几个小时钢琴,目的只是为了考级。等考完试,孩子对钢琴却只有满腔的憎恨,这样就违背初衷,得不偿失了。二是精练一种,有余力再兼顾其余。不能让孩子同时学两三门艺术课程,比如每天弹完钢琴、临摹书法后还要坚持下棋,那样会让孩子贪多嚼不烂,来不及吸收每一种的养分,始终无法推开艺术世界的一扇门。

生活不止有美,更有磨炼,甚至磨难。

每个人都是一艘船,都要经历一定的风浪才能抵达远方。无论我们如何呵护,孩子也终将要自己去面对许多生活的磨炼,所以从小就要培养他们坚韧的品格。

如何培养呢?

有两个主要方法:

一个是从别人那里学习。读万卷书,如前面所提,用大量阅读获取前人宝贵经验和品质。还有很多人忽视的一点,就是家长的身教。对于孩子来说,爸妈(特别是爸爸)就是他们的天,爸爸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巨大的影响力。有个形象比喻,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所以爸爸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

另一个是自己去实践反思。行万里路,一定要在相对安全的前提下多给机会让孩子去历练,比如参加假期兼职、当社区义工等社会实践活动。特别要尽量让他们多接受“挫折教育”,由此来历练一颗坚强的心。实践过程也是他们消化、思索、提炼和内化别人经验,打磨自己性格品质的过程。

长颈鹿因为声带特殊,一般不出声,只会默默的陪伴。

作为爸爸,要能耐心的陪伴孩子,静候成长。

我们这个世界,节奏越来越快,人心越来越浮躁。许多人都急于求成,恨不得一夜暴富,或者一步登天。

这种心态要不得,特别在教育孩子方面。

有一本很有名的绘本《安的种子》,老和尚给了三个小和尚每人一颗莲花种子。第一个心急火燎随便种下,结果失败了。第二个按照书上方法,用最好的盆装,用最好的土栽,用最好的水灌溉,天天伺候,也没有成功。第三个等春天时种在池塘边,待到夏天之后,莲花便自然盛开了。

孩子的成长不也是如此吗?前面我们通过多运动、读好书给予孩子安全健康的体魄和思想,通过学艺术、多历练给孩子快乐从容的生活,就像在阳光和煦、雨露滋润的春天用沃土埋下了种子,但要等到绿树初长,还需要相当的时间来等候。

教育不是一场短跑,不必抢跑,没有冲刺。教育可以是一场马拉松,或者是一次漫长的散步。只要方向对了,实现结果只是等待时间的多与少而已。

最好有不问结果,但相陪伴的心态。

在我看来,耐心的陪伴,就是父爱的核心。都说爸爸的爱是深沉的,如山如岳。怎么体现这一点呢?无非是无论孩子如何,爸爸都能一直包容他,默默伴随他,直到永远。

看着心中的宝贝一天比一天进步一点点,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欣慰的呢?

所以这个过程并不辛苦,对于爸爸来说,这也是一种修行和幸福。

像长颈鹿一样爱孩子吧,爸爸!



作者:长颈鹿爸爸,做一只站得高、看得远的长颈鹿;做一位能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爸爸;做一个能陪大家一路前行的公号。微信公众号:长脖子爸比。愿你一路同行。

注:这几个月也收集了一些对我帮助很大的自媒体写作资料、育儿资料,想要的话请加微信:xzdz13,免费赠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