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是逃避的借口吗?

明显已经过了愤青的年纪,不时会指着一脸正义愤怒呐喊的忧国忧民分子调侃地说“看,愤青”,轻佻地像“看,灰机”一样。也对自己曾经有过的一段意气风发的日子有了清楚的认识,但却并不为此感到难堪——毕竟,走过一段成熟认识的过程,对于自己来说总是好事。

但发现自己再也写不出那些饱满的文字了。所谓理性,就像简明而干枯的枝干,毫不留情地直指天空,那些围绕着理性的枝叶,随着成长而一点点剥离。有时候不禁会问自己,是不是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

在某个时候厌恶地丢掉了最容易占领的道德制高点,却不知不觉爬上了另一个制高点——逻辑的制高点上。对于任何事物的冷眼,追根问底之后的淡然,乃至“我有智商我优越”的感觉,在看问题和争论的时候不疾不徐、不痛不痒地撑起一支保护伞,自动地站在离中心42km开外的安全地带。

是的,我们都需要理性。在火红的情绪中冷静下来,是看清周围世界的前提。

可是,我是不是应该不断地扪心审问自己,自己究竟是在追求理性,还是在故意疏离?究竟是透彻分析一针见血,还是不痛不痒习以为常?究竟是胸有成竹地洞察,还是勇气缺失的逃避?

究竟是理性,还是冷漠?或者是不够勇敢、不够诚实,最终选择了冷漠?

对一件事情的感情,很多时候左右了对某件具体事件的情绪。当一个人还能够用激昂的语气写出檄文,这说明他/她至少对其反对或者愤怒的事物,还存在着感情和希望,还抱着哪怕一丝一毫的理想。

翻看尘封起来的国际共运史——一部充斥着路线斗争的历史——从罗萨·卢森堡,到卡尔·考茨基,到鲍威尔,再到吉拉斯,他们都反对苏联反对俄国,但实际上骂得最狠的,其实是和苏联最近的、依然饱含革命激情的卢森堡;而到了吉拉斯,《新阶级》无比冷静甚至冷酷的陈述背后,句句都写着“我对整个共产主义都死心了”。

我们惧怕麻木,麻木代表着疏离。而多少麻木,是披着“理性”的外衣?“事情不过就是这样,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抛却了“好”与“坏”这样原始的判断,我们的辩解是如此苍白无力。我们谈着“规律”和“人性”,对种种黑暗一笑视之;我们故作高深,端着学者范儿和贵族气,把“勿谈国事”作为标签,好像天生就不属于这个充斥着感情、晴雨无常的丰满的世界。

社会需要理性和秩序。公民也需要理性和秩序。但我们对“社会”和“公民”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时候,我们的心却像一潭死水般假扮着理性的平静。我们是不是害怕了?或者不敢诚实面对自己?理性是逃避的借口吗?

我不知道这样的情况还要持续多久。没有勇气也许要怪罪黑暗,言不由衷或许是身不由己。可是这并不是真正的自我。

但凡想到原本饱满的灵魂就这样渐渐凋落,那种恐惧很浅,却又很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逢于壬辰,识在焦作,缘由网络,半载以声音了解,渐成习惯,适逢毕业周年,重回母校之际,是以首次见面。穿着何物,唯记鲜...
    在放纵几年阅读 451评论 0 0
  • 40、棠梨煎雪,这是一首颂简单又忧伤的小女儿友情的歌,听着听着心下缓缓,谁家姑娘不是如此,索性换了换网名,我总觉得...
    江蓝蓝阅读 349评论 0 0
  • 还有最后一个星期学生毕业,加油完成相关事宜。 对待王喆要有耐心,不能着急。禁止暴脾气。 今天感觉啥都没做,除了练字...
    absue阅读 130评论 0 0
  • 一只水鸟 把一湖心事拍碎 心事的脆骨 噎住了鱼的喉咙 响起咕噜咕噜声 钓翁甩一竿鱼钩 从乌云密封袋里 钓出一轮明月...
    元气少女a阅读 411评论 17 44
  • 2017年7月28日作业雨完成情况: 作业:应交15人,实际完成:15人,0人未交。点评:应交15人,实际完成:1...
    HahnPRO阅读 33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