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读书人”,直到最近才购入第一个 Kindle 似乎是太晚了。
当年在学校时没什么可支配收入,工作的第一年又都是在为 Apple 做贡献,也是到了今年来才稍稍宽裕。
嗯嗯,但 Kindle 其实不贵,咬咬牙总有,所以还有一点原因:囤积了不少实体书未看,因此总觉得不是很迫切。
在过去,当我喜欢上 VeryCD 扫荡的时候,事实上也下载过无数电子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扫描版 PDF),但最终的证明是根本不会去看,即使是我拥有 iPad 2 的那段时间里,也没能看下几本书。
正是这样的经历使我对拥有一个 Kindle 既期许又有所顾虑。
应不应该买?我总犹豫不定。
去年,当 Amazon 公布 Kindle Paperwhite 的时候,我一度非常动心,但当时看到了一些缺点如内存不大,背景灯不均匀等,便熄了念头。
至于此次购买,其实是在计划之外。
三月初,我卖掉了仅仅使用了一个月的 3DSLL,因为是日版,首批入的游戏 MH3G 和时之笛 3G 玩起来痛苦大于乐趣,又舍不得再入新游戏,只得卖掉。
手里有了一笔余钱,免不了就琢磨着再败个啥,酝酿斟酌,多方评估,方才选定了 Kindle Paperwhite,尽管下单没两天就传来 Kindle 将于 4 月 16 日入华的言之凿凿的消息,但也没太在意。
为什么我需要 Kindle
从很久以前开始,我就倾向于购买艰涩的、工具类的实体书籍,因为觉得这样才物有所值,即使不看,放着也不会不高兴。
而由于这些书读起来困难、缓慢,大大降低了我的阅读乐趣,所以这些年看完的书实在少得令人发指(除了网络小说)。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认为自己应该读一些比较轻、比较易懂的书,比如一些畅销的社科文学等等,提升一下阅读的乐趣。这一类书,通常没有购买实体的必要(除非很喜欢),那么价格便宜且盗版众多的电子书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啦!
而 iPad 已经被证明不那么适合看电子书(仅对我个人而言),尽管它的阅读体验更好。不过听说在我计划列表中的 iPad Mini 也不赖呢~
不管怎么说,我也许需要一个看电子书的玩意儿,而 Kindle 看起来不错,那干嘛不试试呢?
简单体验
选择的日本海淘,EMS 直邮,这是第一次。
尽管事前担忧,但到底是顺利到达,用时 7 天,未稅。
第一印象是比想象的小,我此前用过朋友的 Kindle Keyboard,真小不少呢,但似乎会更重!不过相较 iPad 总归是小巧轻盈。
全黑的外观相当简洁朴素,固然不如 Apple 的精雕细琢,但也扎实大方,加上独有的轻巧,也让我很是喜欢。
实际使用起来呢,即使带着皮套长时间使用也毫无压力。当然啦,周末的时候我会除掉皮套,Kindle Paperwhite 做工其实不坏,防滑橡胶外壳握持起来也挺舒服的。
如同我们所知道的,Kindle Paperwhite 最大的亮点是背光。晚上看书的时候,我通常调至一半左右亮度,非常的柔和,几乎不会刺激眼睛,确实是超出预期的棒!
嗯嗯,硬件外观没得挑剔,而在软件上我的评价是:够用。
我对 Kindle Paperwhite 主要的不满便是集中在系统的体验上。
虽然功能基本够用,但诸如飞行模式、Wifi 这些很重要的选项都必须深藏在设置里。而 E-link 屏的响应速度又慢,所以操作起来非常的不利索。
比如看书的时候,你要点一下屏幕上端,出现浮动菜单,点一下图标,弹出下拉菜单,然后再进入设置里,选择 Wifi 或进行重启等操作。
而这每一步,都会有数秒的等待。
出于对 E-link 屏幕特性的心理准备,这上面的问题倒也能够忍受。但有时候我会疑心并不全是屏幕响应慢的问题,而是 Kindle 本身的性能不足。
我曾有几次遇到菜单的响应速度超过 3 秒,简直可以说是卡顿,重启后才恢复正常。
诟病这一点的同时,我不禁想到,如果是 Apple 来做电纸书,一定会做的非常流畅。
不过那不就是 iPad 了吗?(笑)
总结
多的不说了,毕竟这已经不是什么新物件。
尽管在性能上有着不足之处,但 Kindle Paperwhite 依然被我认为非常值得拥有的。
短短两周,我用 Kindle Paperwhite 看了数本书(来源:爱看豆、豆瓣阅读投递、自己收集等),还有一些在 Instapaper 里囤积许久的文章。它完全达到了我的预期,让我这段时间的阅读量大增,重新获得了阅读的乐趣。这不,前天我刚在多看和豆瓣上买了几本书。
人说相见恨晚,对优秀的工具,我总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