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香港
  • Resize,w 360,h 240
    6.824 Lab3 KVRAFT总结

    1 引言 实验结果 对于3A部分,可以稳定通过测试,结果如下: 2 实现方式 Lab3分为AB两部分,内容分别为: A:实现一个KV服务器 B:...

  • 6.824 Lab2 RAFT总结

    1 引言 大约用了20多天的时间完成了6.824的lab2,期间穿插了毕业预答辩,改论文,准备外审等等事情,最终磕磕绊绊的完成了Lab2,感觉算...

  • Resize,w 360,h 240
    《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章节总结 第九章 一致性与共识

    本章讨论构建分布式系统的相关算法和协议,类似于事务,构建分布式容错系统也需要建立一套通用的抽象机制和与之对应的技术保证。 共识:所有节点对某项提...

  • 《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章节总结 第八章 分布式系统的挑战

    虽然之前数个章节介绍了分布式系统各种可能的错误,但是之前的估计仍然过于乐观,原因在于,分布式系统的故障和单节点的故障有着显著区别。本章对于分布式...

  • 《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章节总结 第七章 事务

    数据库作为一种特定的软件有许多可能出错的情况: 数据库软件和硬件随时崩溃 连接数据库的客户端随时崩溃 与数据库的联结随时中断 多个客户端同时写入...

  • 《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章节总结 第六章 数据分区

    数据分区与数据复制 分区与数据往往结合使用,也就是在每个分区有多个副本,这样可以提升系统的容错性。 键/值数据的分区 分区的主要目的是将数据与查...

  • 《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章节总结 第五章 数据复制

    目的:低延迟、高可用、高容量 主要方式:主从复制、多主节点复制、无主节点复制 复制策略:同步复制、异步复制 主节点与从节点 主从复制工作原理: ...

  • 《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章节总结 第二部分 分布式数据系统

    书的第一部分中主要讨论单机存储系统的技术,在第二部分中主要讨论如何利用多台机器进行数据存储与检索,使用多台机器分布数据具有以下优势: 扩展性:突...

  • 《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章节总结 第四章 数据编码与演化

    数据编码:指将程序中的对象转换为字节序列的过程 模式:数据的规则,可以理解为数据中包含的字段,以及字段的类型 模式演化:随着需求的变化,对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