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投稿
收录了5篇文章 · 8人关注
  • 好书消得年光瘦:读《唐宋词十七讲》

    居然花了一天半的时间就把这本足足五百来页的书看完了,这样浓郁的热情只有好久以前看朱光潜先生的《诗论》时有过了,不过那本书终究差了俩章节没看完。 ...

  • 一个关于滴水湖的上联

    上海有个湖,它的名字是滴水湖,楼主以这个名字想到了一个上联: 滴水湖一湖水滴 谁能给出下联?

  • 对联

    1. 日晚疏烟湮草树〖展淩風〗 风清翠竹曳篱墙 2. 小隐湖山消俗累〖展淩風〗 常居草舍远尘嚣 3. 篱榭清樽闲对月〖展淩風〗 烟村晚笛漫随风 ...

  • 用白话写对联是什么感觉

    白藏阁 来聊阁主初入楹联江湖之时,正是“白话联”这种武器漫天飞的时候。它神秘、轻盈、锋利,能瞬间穿破混沌的血肉,直指人心深处。然而,这却是一种颇...

  • 《葛生》:一个女人的永殇

    葛生-诗经五首•西北组曲 《诗经·唐风·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

专题公告

凡诗作者,词作者,联作者,大抵有以下几重进境,供与参考并共勉:
第一重境,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其人空有大笔凌云,只一味追风逐浪,空吟漫哦,词虽丽而多脂粉气,语虽宏而多铜臭味。此为沾染他人唾沫,或仰止他人鼻息,自我意识尚未觉醒。
第二重境,自谓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其人到此已有小成,乃自命不凡,目空所有;实则不过井底之蛙而已,所见不过方寸地,不知楼外有楼,天外有天。
第三重境,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其人执着于妙语奇词之追求,必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始而...

展开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