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篇文章 · 1419字 · 2人关注
加入合金元素使相图的E点左移,出现了含碳量低于2.11%的合金钢中出现莱氏体,这种合金就成为莱氏体钢。
在钢中加入合金元素会改变相图中奥氏体区域的范围。若加入了大量能够扩大奥氏体区的合金元素,使奥氏体区延伸到室温以下,就能够在室温下获得稳定的奥氏体...
含碳量低于1.4%,含有锰硅硫磷等杂志的铁碳合金。锰是有益元素。硅要适量。硫是有害的。磷也是。
淬火:钢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保温一段时间,迅速冷却至室温或让在稍高于Ms点温度等温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者下贝氏体,提高钢件硬度。回火:将淬火后的钢...
高温下是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杂糅。常温下是珠光体和渗碳体的杂糅。硬而脆。
高强度和硬度是马氏体的特征。是一种淬火组织。是强化钢件的重要组织。
可惜没有珠光体美。因为没有层状组织。上贝氏体不太行,要避免。强度韧性都不错,耐磨性好于马氏体。
铁素体和渗碳体层层叠加。故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都挺好。按层间距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
哥们喜欢碳,含量多到百分之六多。哥们塑性和韧性为零,脆性很大。大哥一次渗碳体从液相析出;二哥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析出;三弟三次渗碳体从铁素体析出。
文集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