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问题从汉朝开国以来就一直愈演愈烈,而在汉武帝之前,汉朝的基本国策都是休养生息,在对待匈奴的问题上也始终不敢出手。
面对匈奴的屡次犯难,甚至侮辱,汉朝只能开始用和亲的方式,期待和平解决,为此汉武帝的姐姐甚至都嫁给匈奴做了阏氏。
但和亲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匈奴的胃口也越来越大。汉武帝继位之后,汉朝的国力已经大涨,而且汉武帝从小就在匈奴的问题中耳濡目染。因此决定收拾匈奴,但毕竟还没有信心,因此又不得不继续和亲。
大行令王恢估计也猜到了皇帝的心思,他极力主张停止与匈奴和亲,且兴兵讨伐,以获得边境的长治久安。他甚至结合商人,想出了一个诱敌深入并歼灭匈奴单于的办法。
本来还很犹豫的汉武帝,一听到这个方案,觉得很靠谱,虽然朝廷中主和的居多,汉武帝最终还是力排众议支持王恢,决定和匈奴开战,并且兴师动众派了三十万大军出征。
但是毕竟是第一次作战,整个作战方案都有非常多的问题。那时候也没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军事将领。结果匈奴单于在进入马邑之前,突然发现异常立即撤退。这下将领们完全傻眼了,之前拟定的方案也没有Plan B。
所有将领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匈奴大军从自己眼鼻子底下溜走,而王恢带着三万大军,按计划是负责袭击匈奴的辎重部队,因为匈奴没有进入包围圈,他的军队也按兵不动。
结果就是汉朝的三十万大军扑了个空,大部分连匈奴人都没看到就回到了汉朝。可想而知,汉武帝是震怒的,王恢为此付出了致命的代价。
一直以来都有人替王恢喊冤。
类似王恢的事情,职场中也常见。如今来反思下,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
首先,做事情应该顺势而为。但在职场中究竟顺谁的势?如果上下同心,不仅顺了老板,也顺了同僚,这自然是好事。
但若遇到王恢这样的,顺了老板逆了同僚就值得三思。
在这种情况下,做事情的压力自然会比较大,基本上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旦失败,老板是无法面对那些当初不支持他的人的,至少也是面子上过不去。
而主动提出方案并操办的人,毫无疑问会变成老板的替罪羊。王恢就是如此。
其次,预期管理极其重要。首次主动出击,调动三十万大军攻击匈奴。汉武帝一雪前耻、扬眉吐气的愿望呼之欲出,包括民众也一样。把预期弄的太高,最终无疑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王恢也许了解汉武帝想打匈奴想法,但还是理解不深,没有明白他不仅想打还抱着必胜之心。
期望的对齐往往比真正去做事情还重要。
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而有些失望,需要用命来还。
再次,操作层面需要竭尽全力拿到结果,即便拿不到,也绝不能做到一无所获。汉武帝毫无疑问是一个结果导向的人,因为没有拿到结果而掉脑袋的人多了去。
而王恢这个事情恰恰犯了大忌,在方案上没有想到各种可能性。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出其不意更是兵家常事。而他们却只想着对方一定会按自己的计划进入包围圈,真是太傻太天真。
更差的是,他明明有补救的机会,哪怕追上去袭击辎重部队,缴获些许辎重,回去也好交差。而他偏偏按兵不动,结果一无所获。
王恢也许是个完美主义者,要么胜要么败,这其实最要命。止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不能全胜,能取得部分收获也不乏为一件好事。
最后,后人对王恢的评判也许有失公允,或者说事后诸葛亮。如果他当时已经考虑周全,但确实遇到了意外也未可知。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每个人都曾遇到过,或者将遇到。如果是这样的话,只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另外一点就是,在事情之初就需要思考失败的后果。
一切努力都做了,最终就交给“天”吧。所以,做最大努力,担最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