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初中生向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她死活不喜欢爸爸妈妈给他起的名字。他上嘴一碰下嘴一碰把想法抛出来,却不知道背后需要多少程序才可以达成这样一个愿望。
答: " 好啊,我支持你,试试看能不能实现这个愿望?”非常支持你的这样想法,就是看现实中,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达成这样的愿望?。”
他说:“我已经在网上查过了,每个人有修改一次名字的权利。”
答:“那你有这样的愿望,而且做了充分的准备,那就去行动吧”。
他说:“我本人没有能力实现这个愿望,我希望有人帮助”。
答:“你以为希望别人帮助你的想法,那你想一想周围的人,谁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个愿望呢?考虑过自己周围的人有没有能帮助你轻而易举实现这个愿望的?”
沉默许久
分析:孩子有想法固然是好的,可是要学会区别什么样的想法可以达成。什么样的想法达不成。何况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它并不代表什么,没准他父母小时候给他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很花心思呢?而作为一个孩子说不喜欢就不喜欢,倒也无可厚非,可是执行起来这样一个愿望是不是很容易达成?是不是很麻烦?。这个孩子与其说不喜欢自己的名字更倒不如说不喜欢自己。他总是认为自以为是,就是自由,自以为是,就是个性。其实他所说的一切的话都是那样的幼稚,从某些方面只能说他情商不是很高。缺乏判断,缺乏理解,缺乏甄别。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很容易迷失自我,认为崇拜的偶像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自己也想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他只看见别人光鲜的一面,而看不见别人背后的付出。这充分说明孩子在个人价值观方面不够坚定,甚至没有一个正确的导向。
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一定很气愤,觉得他们为什么如此的幼稚,而一意孤行。可是偏偏这样的孩子就在你的身边,就在你的家庭里,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除了耐下心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跟他讲清楚现实,没有别的办法。孩子们的这种判断能力真的让人堪忧。而我们的父母就做好长久引导的准备,避免我们的孩子在人生路上走更多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