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我们在看张旭的书法,学习杜甫的诗歌:《饮中八仙歌》。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唐朝开元、天宝(公元714—756年)间吴人(今江苏苏州),性好酒,善草书。据《旧唐书》的记载,张旭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有时还把头发浸入墨中,就低着头,用头发写字,酒醒后自视书法,以为神异,不可复得。天下呼为“张颠”。实也说明他对艺术爱好狂热度有多高。他被后世尊称为“草圣”。也是“饮中八仙”之一。曾官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
张旭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书法技艺。饮中八仙歌里写了:“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读到这里,我脑海里不禁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张旭喝了很多杯酒后,在王公大臣面前脱下帽子露出脑袋,挥笔在纸上写字,那字就像天上云烟那样飘逸。 竟敢在那么多王公贵族面前脱帽露顶,张旭有多么的不畏权贵、狂放不羁呀!如果是我的话,在王公贵族面前,肯定是唯唯诺诺、诚惶诚恐。拿敢那么放肆的喝酒、脱帽?
据传,张旭在苏州常熟任县尉期间,有一天,一位儒雅的老人手捧着一张状纸前来告状,张旭详细地了解了案情的前因后果,又仔细地端详了一下这位老人,觉得尽是些如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便操起毛笔在案纸简单地作出了判决,老人手捧着书有张旭判语的状纸,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便急匆匆的告辞。可过了几天,这位老人又来告状,张旭看了看跪在台下的这位老人,脸色一沉故作生气的样子问道:“你这老人又有何不事”。老人小心翼翼地把状子呈上来,张旭看后脸色有些不太高兴说:“区区小事,为何老来麻烦本官。”老人闻言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连连磕头道:“大人,这……”老人欲言又止。“快快从实招来!”张旭追问道。老人又磕了一个头,认真地叹道:“唉,还是实话实说吧,草民并非是来告状的,是因大人的字太美了,想得到您的墨宝,但又没有好法子,便想出了如此小人之策。”老人的嘴不停地抖动着:“恳……恳请大人宽恕。”张旭闻言心中嘀咕道:“原来如此。”又觉有些非同寻常,便又盘问道:“为何如此雅好书法?”老人微微抬了一下头,看了一下张旭:“不瞒大人您说,先父在世时对书法钟爱,一生朝夕把玩,追摩不已。”此时老人有些自信而惋惜:“先父西去后,给鄙人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张旭闻言怒气顿时烟消云散,立即站起:“先生,快快请起,不必多礼。”便吩咐仆人取来笔墨纸砚,展纸泼墨,龙飞凤舞,一挥而就,“春蚓秋蛇之书,聊博一笑。”张旭把作品给老人又谦逊地说:“先生能否把家里的大作捧来一睹为快”。老人接过张旭的墨宝显得有些激动,连忙说:“大人如不嫌弃,鄙人倍感荣幸。”尔后,老人寒喧而归。翌日一早,老人兴高采烈地来到张旭府上,将家藏的书法捧给张旭。张旭小心的打开展读,情不自禁地自语道:“妙哉。妙哉。难得的佳作呀。”从此,每日摸索把玩,探颐追索,从中获得了许多书法的奥妙。
后人评论书法名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人,或许有不同的意见,至于论到张旭,都没有异议。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评价:“张旭草书如龙蚪腾宵,雄强而不失于清雅。” 旭言:“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神。”张旭草书,得笔法,后传崔邈、颜真卿。
由于张旭善于学习,勤于研究,书法艺术达到了令人仰止的艺术境界,淋漓尽致,尽显灵性,充分显示了书法艺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张扬精神世界艺术手段。就连至尊至上的文宗皇帝也下诏书称: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舞剑成为天下的“三绝”。
这就是张旭。爱喝酒、善草书。他的一件件墨宝辉煌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向张旭学习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