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方鸿渐-《围城》有感

(待完善)

对《围城》最初的印象,就是钱老的那句名言了“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直到看完《围城》,才知应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多如此”。不仅婚姻,人生的许多不可轻易求取的东西多数如此,未得时憧憬向往,得时却想逃离、想抛弃。

今天想谈的却不是这个,而是钱老笔下的亦真亦假的现实社会。初读围城,于看不下去的,开头并无吸引人持续往下阅读的欲望。钱老的文字功底确实深厚,各种文字、经典信手拈来,原来他才是真正的段子手!许多话细嚼之下,别有风味,不仅幽默风趣,更是一针见血。

据说“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说起来庄严些,正像玫瑰花在生物学上叫“蔷薇科木本复叶植物”,或者休妻的法律术语是“协议离婚”。

妙语连珠,既是实话,又是讽刺!

医学要人活,救人的肉体;宗教救人的灵魂,要人不怕死。所以病人怕死,就得请大夫,吃药;医药无效,逃不了一死,就找牧师和神父来送终。学医而信教,那等于说:假如我不能教病人好好的活,至少我还能教他好好的死,反正他请我不会错,这仿佛药房掌柜带开棺材的铺子,太便宜了!

男人肯买糖、衣料、化妆品送给女人,而对于书只肯借给她,不买了送她,女人也不要他送。这是什么道理?借了要还的,一借一还,一本书可以做两次接触的借口,而且不着痕迹。这是男女恋爱必然的结果,一借书,问题就大了。

……

随便挑一个都是金句。这里不在列举。

迅速看完全书,隐约有了些情节印象。却不舍得就此结束此书的阅读。最妙的是方鸿渐、赵辛楣一行人从上海出发去三闾大学任教的旅程见闻。世间百态,一一呈现了出来。

今天文章写的仓促,算是第一篇读书笔记。之后定要细细完善之。晚安!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钱老这样知世故却不世故之人,却是顶有意思的。

而如我等,不讨厌却无用之人,在这嘈杂世界,终是占了绝大多数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面向对象 JavaScript 中的所有事物,例如字符串、数值、数组、函数等都是对象。 现在定义“对象a”和“...
    我是xy阅读 4,446评论 4 3
  • 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受到外面的氛围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或...
    温柔的夜猫阅读 3,199评论 0 0
  • 互联网金融在大的利好与波折的环境中呈螺旋式发展前进,身在一家坚信与践行互 联网金融一定要服务与引领农业与农村...
    简几阅读 3,449评论 2 5
  • 《浮生六记》随记 卷一闺房记乐 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 作者用了苏轼的《正月...
    Sakura阅读 4,218评论 0 1
  • 先看一张截图,也算是我自己的成绩单吧。 如图所示,171篇文字,写了三十多万字,收割的关注和喜欢却惨的让人不忍直视...
    酒言醉语阅读 8,305评论 174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