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流民路线

第一次听到《走西口》这首歌,是在初中。当时以为是陕北民歌,并臆想西口是往西,可能最终达新疆。青春期,喜欢这首歌,因为它表达了爱情。

想象与现实,始终是有差距的。公司高温假,同伴相约走西口。沿走西口路线,逛下去。

我们的出行路线是,西安--神木--府谷--保德--河曲--偏关--清水河--和林格尔--杀虎口--右玉--左云--大同--浑源(恒山)--五台山。


所谓走西口,实为旧时去包头谋生经商的俗称。陕北、晋西北、晋中的百姓和商人,都把包头选为目的地。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选包头?

毛乌素沙漠并未能阻断了陕北人通包头的道路,同样,山西保德人从府谷过黄河入内蒙,或北上河曲,再西渡黄河入内蒙。晋中商人走西口,自平遥北上,主线以大同为集散地,经左云、右玉、杀虎口、和林格尔,抵包头。

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陕北、晋西北、晋中的有名富商,第一桶金大多来自卖豆腐。豆腐能产生第一桶金,在现在不可想像。


终于明白了,《走西口》是山西民歌。走西口,就是下海淘金。

为了弄清走西口的内涵,查找了相关资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这三个事件,构成了中国近代甚至更早的流民图。

关于走西口的具体路线,学者研究后认为,至少存在八条。这八条路线,充分证明走西口的普遍性。尤其是晋商的驼队,并没有停止于内蒙各地,而是将驼铃声开进俄罗斯境内。

走西口,从简单的谋生,拓展为国际贸易。流民路线,最后成为商贸路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