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就像寻宝的过程,而潜意识就是宝藏,深入潜意识,找到那些宝藏。”这是《书写自愈力》一书里作者的一段话。那么,要找到宝藏,我们该如何深入潜意识,让潜意识成为目标达成的桥梁呢?本书作者心理学博士周丽瑗,提出“书写疗愈”的方法,用文字书写核心情绪唤醒自愈本能。我们的意识就是压在宝藏上的大山,它严防死守,就是为了防御我们发现宝藏。而我们要想得到“宝藏”,就得搬开情绪意识这座大山。
《书写自愈力》中的作者从自由书写到情绪自觉、到回忆个人的成长经历、再到与重要他人的对话、最后到自我重构,逐步引导我们体验疗愈的旅程。将心理学和书写相联结,交浅言深,有生动的小范文,也有触碰专业的心理学原理。它帮助我们探索自己的核心议题,并运用书中给出的工具和方法,由心而发地与自己对话,从而疗愈伤痛。
“疗愈”是内心的情感得到抚慰、创伤得以平复。我们通过写作表露自己,抒写我们自己的意愿、兴趣、爱好,把我们张扬的生命个性,用我笔写我口,我笔抒我情,让自己的思想、情感、灵魂能镕铸于书写中:书写激情,燃烧和释放情绪,体会温暖、安全和内心的宁静。
好的书写,是情绪的出口,压力的出口,也是情绪的记录,灵魂的归依。
《书写自愈力》的作者周丽瑗,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是上海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与心理咨询督导委员,也是亲密关系咨询师、情绪聚焦EFT国际认证咨询师。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书写自愈力》这本书,同作者笔触一起书写过往情绪,找到渲泄出口,开启疗愈自己的旅程。
1.书写疗愈的作用。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或多或少被忽视、被批评、被否定、被恶语相向的经历,甚至被霸凌、被躯体暴力的经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在我们心里留下一些伤痛。这些不被看到的伤痛会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
生活中真正影响我们生活的很多问题,其实都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就是那些已经发生但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它深藏于我们的心底,我们不能理智的意识,但能通过心理学治疗过程将潜意识转化为意识,让内在冲突呈现,开始疗愈的过程。
书写疗愈的作用就是通过写作输出觉察自已、发现自己、疗愈自己。
2.自由书写的原理和作用。
自由书写源自自由联想,它的原理是:无论你想到什么,哪怕是头脑中的一个念头,一个想法,好或坏的感受,我们都要立刻记录下来,在记录过程中,不需作任何控制,只是单纯地记录就行。
自由书写的关键点就在于自由。你在觉察自己的念头,体会自己的感受,不需要太长时间,5分钟不停歇,在写的过程中,你不要删除,不要修改,也不要指望他人能看懂,更不要妄图对文字进行评判,写到思维穷尽或感受断裂,直到唤醒过往的记忆,找到自己的潜意识。不需要分析这个环节,你只需要尊重自己的潜意识,让它带着我们,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将自己的心声写出来,自我分析,并是最快的疗愈方法。
自由书写,就是按照自己的状态书写,没有那么多规矩、技巧、标准,你可以写得很自由,你可以抒情,也可以纪实,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就似作者在文中引用了娜妲莉·戈德堡的堆肥理论告诉我们:自由书写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学习温柔地面对自己,温柔地放下面具,在足够安全的情况下,用一种温和、安静的方式贴近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
个性化书写,就是引导我们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关注社会,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写真事,吐真言,我手写我心,我心出我语,不修改,不删除,也不需要他人理解。
也许会有人说,这是“自嗨”,但自由书写就是这样任性的过程,你越不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评判,你就写得越多,也就越信任自己的潜意识,渐渐地,你并会发现,你离自己的内心越来越近。因为潜意识里呈现的东西非常的真实,你或许从来没有近距离地观察过自己、陪伴自己,接受自己真实的模样。你会一层一层地撕去自己身上的盔甲伪装,看到那个脆弱的自己、坚强的自己、快乐的自己、悲伤的自己,最后把它们全都写进你的骨子里,与你的灵魂同在。
3.如何通过六感激活丟失的感受。
对于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人来说,找回自己的感受确实需要一点时间,更不要提用书写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了。但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是,感受的确是我们内在需求的信使,每种感受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通过不断书写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情绪,我们就会提高对情绪的敏锐度,在情绪起飞的那一时刻就知道这个情绪是什么。如果唤起情绪对你来说还是有些难度,作者建议我们通过“六感”来提高对情绪的感知力。即“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心里的感觉。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六感”感知周围的世界,把注意力放在各个感官上,我们或许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美好的瞬间都被我们错过。
4.归纳总结核心情绪,通过实践疗愈自己。
核心情绪是我们生而有之,并且具有生存意义的情绪。核心情绪会告诉我们,我们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抑制性情绪会阻断核心情绪。抑制性情绪使我们为了维护人际关系而保持教养,保持文明,从而可以与自己喜爱的、需要的群体和谐相处。所以,我们不能依赖思考的方式处理核心情绪,而必须经由真切的内心体验来完成。
在书写情绪的过程中,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六种核心情绪:恐惧、愤怒、悲伤、厌恶、快乐、兴奋。如果在寻找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直接的方法,就是索性把这几种核心情绪都问自己一遍:我兴奋吗?我生气吗?我恐惧吗?一个个问过来,我们就可以为自己的核心情绪命名了,然后不假思索地写出答案,尽可能细腻地描写它。最终,这些遮在核心情绪上的抑郁、焦虑就会一一消散。
当我们找到自己的核心情绪并将它书写出来时,我们就跟这份核心情绪建立了联结,并且在这个联结的过程中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同情。自我同情是非常重要的,是重新联结核心情绪,充分地同情自己。看见即疗愈,这种看见需要我们自己给与自己。
我们将生命中反复出现的情绪分门别类,找到核心情绪之后,就有机会找到其中的源头,了解情绪的真相。当你能够细腻地读懂自己的情绪,你会惊讶地发现,每一种情绪都会指向你的核心情绪,而核心情绪就是我们在人生中所遭遇的情绪创伤。
如果我们与核心情绪建立了联结,我们就能感受到它们,而且在到达核心情绪的时候,我们会感到轻松,而不再感到焦虑和忧郁。当我们与核心情绪深深地联结的时候,我们的活力、信心才会得到加持,宁静才会失而复得。
写在最后,通篇读完本书,我感觉这是本自我疗愈情绪的自助书。作者将心理学与书写相结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校的方法。让我们了解通过书写慢慢靠近自己的创伤,经过与自己的成长经历对话,矗立在整个家族的高度整合自己的状态,疗愈过程无论从医学上,还是心理学层面上都既完整又专业。
“用文字疏理核心情绪,唤醒自愈的本能。”让情绪故事化、形象化,从而不再难以管理,不再莫名崩溃;从而,在不确定的世界追求内心的“清晰度”。这些精准的理论正好验证了张爱玲的金句:真正能治愈你的,从来都不是时间,而是明白。
《书写自愈力》整合自由书写、精神分析、情绪聚焦、叙事、积极心理学的各种方法,帮助我们探索自己的核心议题,运用书中所给的工具和方法,由心而发地与自己对话,从而疗愈伤痛,让生活更从容、平和、自在。希望读过此书,在自由文字里行间跳动鲜活的“我”,都能超越原生家庭的影响,完善自我人格,实现自我价值,搬开情绪这座大山,得到属于您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