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心
01
小时候经常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当时唱这首歌时,从没想过世上只有妈妈好时,爸爸在哪里?再看这句歌词,稍微咬文嚼字,再用点逻辑思维,就发现,“只有”是具有排他性的。
这首歌伴我度过整个童年,当时全国小朋友都唱这首歌,但从没听说有人提出,世上也有爸爸好啊,为什么说只有妈妈好呢?
一首儿歌,让我感觉,中国育儿文化中,似乎集体忽略了父亲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
有阵子网上关于“丧偶式育儿”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众多女性朋友都吐槽中国男人在育儿方面只想做甩手掌柜。“丧偶式育儿”真的都是男人单方面造成的么?
我们也许可以更客观深层次地来看看这个问题,因为只有我们能更客观地去洞察或者说去理解一个问题时,这个问题才更容易被解决。
02
我在沙盘游戏治疗室有个小来访者,他叫小琪,今年八岁,来做沙盘治疗的目的是因为性格太内向腼腆,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从不敢反抗,只会哭。
在给小琪进行沙盘游戏治疗前,我与他妈妈进行了一次沟通。小琪妈妈素面朝天,嘴唇干涩,头发有些凌乱,整个人透着浓郁焦虑的情绪。
她跟我聊几句,就开始倾倒苦水说:“自从小琪出生,我就没休息过,我上班的时候,小琪奶奶带他,但下班之后,每天晚上都是我在陪孩子,周末我也都在陪孩子。八年了,我从来就没有过自己的生活!我不陪行啊,小琪爸爸根本就不管,什么都不管!”
我问:“偶尔他也不稍微替代一下你么?”
小琪妈妈苦笑一下,不屑地说:“他根本就不像个爸爸,一点爸爸的样子都没有,做什么事都敷衍,他根本照顾不好小琪。而且他性格腼腆,一点男人气概都没有,我特别担心小琪将来性格像他一样。小琪现在性格也内向腼腆,我更恐惧了,很怕遗传他爸爸,更不愿他爸爸陪他了,怕把他影响坏了。”
小琪妈妈讲这些话多时候,语气紧张,一脸怨气。同时,她的话语间,焦虑的神情中,透着一种强烈的控制欲,让人感觉,是她想紧紧抓住孩子。
03
我跟她聊起了夫妻关系,问她当初为什么会嫁给小琪爸爸,她说:“当初我们也是相爱走到一起的,结婚后感情也挺好,好像自从小琪出生后,就充满矛盾,可能我付出太多了,而他什么都不管,我看他越来越不顺眼。”
在征求小琪妈妈同意的情况下,我约见了小琪爸爸进行沟通,想建议他多陪伴陪伴孩子。
没想到小琪爸爸也跟我倾倒起来,他说:“我很想陪的,可是不管我对孩子做什么,我太太都会批评,她觉得我什么都做不好。作为一个父亲,我有我的方式陪伴孩子,但她完全不认可,养育孩子的方式要完全按照她的标准来,否则她就指责我,我们因此闹过很多矛盾,后来我也累了,真的很累,索性就放手不管了。我一管就挨骂,就有矛盾,你说我怎么管?”
听了小琪爸爸的诉说,我又想起小琪妈妈讲话时散发的气氛,那是充满着控制的气氛。
后来在沙盘游戏治疗期间,我从小琪沙盘及与他的交流中,也感受到他妈妈对他强烈的控制欲,从吃穿住行,到学习成绩,到写作业速度……无所不在。
04
经过与小琪父母进行多次沟通,我了解到,自从小琪出生后,小琪妈妈就把工作之外的心思都投注到孩子身上,眼中已放不下丈夫,而她丈夫因此感觉被忽视,且发现自己无论为孩子做什么都会受批评时,渐渐他就在妻子面前游离了,在家庭中游离了。
当小琪妈妈发现丈夫游离后,又陷入恐慌,情感上失去丈夫的她对小琪抓得更紧了,似乎希望通过小琪来填补自己情感上的亏空。
同时,她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希望丈夫多些时间陪伴小琪,另一方面又担心丈夫的育儿观会让小琪走向自己不喜欢的方向。在这个矛盾推动下,她与丈夫争吵不断。
久而久之,小琪爸爸就更游离了,在他们夫妻这样的互动下,小琪母亲失去了疼爱自己的丈夫,小琪的童年更是缺失了父亲。
在中国,像小琪妈妈这样的女性很多,对孩子过度付出的背后,是为了满足潜意识的控制欲,控制欲的背后,源于内心缺乏安全感,或者说源于从没有活出自我的恐慌。
她们心中似乎有一个黑洞,总希望借助身边人来填补,总想找一个情感寄托。她们或者紧紧抓住身边的男人,或者紧紧抓住自己的孩子。
05
话说回来,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女人如此缺乏安全感,为什么她们没办法活出自我?
要究其根源,我们不得不来探究中国家庭历史文化。
元代郭居敬将中国流传深远的虞舜以下至宋代孝子孝行的故事进行增删,配以图画和五言绝句,编成《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简称《二十四孝》。
这是集合了自虞舜至宋代的故事集,而非一位作者创造的故事集,所以《二十四孝》可以说是更具有客观反映中国家庭文化的著作。
读《二十四孝》时,我感觉更多故事都是关于如何孝敬母亲的,然后我特地数了一下,发现除了有两个故事是歌颂儿媳对婆婆的孝,四个故事歌颂对父母双亲的孝,五个故事是歌颂对父亲的孝外,其余十三个故事都是歌颂对母亲的孝,包含三个是歌颂对继母的孝,十个是歌颂亲生母亲的孝。
这实在有些蹊跷。
按理说,旧时是男权社会,女人地位很低,可以说很卑微。男人说了算的社会,为什么在孝道上,相对父亲,更强调对母亲的孝呢?
再翻看中国历史,多少坐拥天下独裁专制的皇帝,在皇太后面前也是言听计从。
看似男人当权,在家一言九鼎,看似女性地位卑微,但貌似背后的精神领袖还是女人。
其实想来也很简单,不管多么强悍的男人,生命中都有一个最重要的女人,那就是他们的母亲。
我的心理老师沈家宏教授在课堂上讲,中国的家庭育儿方式自古有一个特点:男人处于游离状态,女人处于控制状态。
讽刺点说,丧偶式育儿可算是中国文化遗产了。
06
旧时女人地位低,嫁为人妻,在家里没有话语权,对丈夫要相敬如宾,对婆婆要百般孝顺讨好。
这种境遇下,她们唯一的寄托就是孩子,所以她们不得不紧紧抓住孩子的心。
把孩子抓好了,压抑劳苦的一生就有盼头,比如多年的媳妇可以熬成婆,比如进入暮年还能享个清福。
“唯一”的寄托,这个“唯一”,拖垮了多少孩子。控制代代相传,太多中国人至今也难以活出自我。
尽管我们已进入新时代,近几十年中国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日新月异地发展着,但几十年思想的洗礼面对几千年的文化遗毒,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中国女人忍不住对孩子抱有更多期望,忍不住希望孩子爱妈妈多过爱爸爸,多过爱爷爷奶奶,这几乎扎根于潜意识,几乎成为天性。
这篇文字也许会引起一些女性朋友的不满,但无论如何我都想表达,因为身为一位女性,我期待与更多女性朋友可以更深层次地一起成长,而不是浮于表面。所以我想告诉更多女同胞:造成丧偶式育儿的局面,也许不是源于男人一个人的推动,我们女人可能也助推了一把力。
当我们理智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更容易改变这一模式。有所改变后,自己会更轻松些,孩子也会受益良多。
父亲的陪伴,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说是必需品。
07
在多次与小琪妈妈沟通后,她总算能听进我说的话了,我告诉她:“无论你付出多少,你付出100分也好,或者是付出200分,小琪都只能收到50分,他永远会把50分的空间留给爸爸。你如果付出100分,另外50分对孩子来说,只是负担,比如小琪如今性格越来越像爸爸,也许是想告诉你,他需要爸爸。”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书中提到一个案例,一位母亲痛恨丈夫是个酒鬼,就总是在儿子面前抱怨丈夫的喝酒行为,并总教育儿子千万不要向爸爸学习。结果,她儿子长大后,居然也成了酒鬼。
其实,类似的案例在心理咨询室很常见。当父母一方拼命在孩子面前指责另一方,并对孩子强调千万不要像另一方时,孩子往往意识层面认同发出指责的一方,而潜意识往往会认同被指责的另一方,比如《为何家会伤人》那个也成为酒鬼的孩子,比如小琪的性格越来越像爸爸。
50分的比喻一针见血地说中了小琪妈妈,她听完后几乎有些崩溃。
后来她告诉我,离开咨询室后,她没有直接回家,去楼下咖啡店独自坐了两个小时,她觉得自己太不值了,她心开始痛,好像自己的肉被挖了出来,细细向外渗血。
她在这份痛中细细感受,八年来,她为了孩子几乎倾尽所有,而孩子似乎真的最多收到50分,她甚至怀疑小琪连50分都没收到。这就让她更想控制了,但越控制,小琪反而走得越远。
小琪妈妈不是一个轻易信任别人的女人,即使感受如此真实,但为了再次确认,她专门买了几本育儿心理书,带着疑问认真读了进去。当她发现育儿书表达的观点与我的建议一致后,她才总算决定放手了。
小琪妈妈放手后,小琪爸爸送他来上沙盘课的次数越来越多,小琪有次还做了一个父与子主题的沙盘,来表达爸爸的越来越多的陪伴带给自己的幸福感。
妈妈后退一步,爸爸上前陪伴,让小琪的心理成长很快,短短两个多月,他越来越爱讲话,讲话声音越来越大,性格越来越勇敢,不再有同学敢欺负他,在学校也有了更多朋友……
小琪的这种快速的变化,仿佛是在告诉家人:看,我并没有太大问题,我只是希望爸爸回到我身边,我只是希望妈妈每天不必如此紧张。
08
不善于在意识层面表达的孩子就是这样,常常通过让自己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来表达潜意识的需求。
在咨询室,很多孩子像小琪一样,当父亲回归到自己身边时,他们的心理能量便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生长起来,让我一次次亲眼见证,父亲对孩子健康的心理发展真的至关重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也显示: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其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要落后,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低下、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抑郁、孤独、任性、多动、有依赖感。
男孩需要从父亲那里观察、模仿男性的语言和行为,对男性身份建立认同感,然后逐步树立起“男子汉”的气概。
女孩则从父亲那里接纳、学习同异性接触和交往的经验。很多在感情上屡屡受挫的女孩,多数没有与父亲建立起亲密的信任关系。早年缺乏父亲的陪伴和支持,往往让女孩在亲密关系中找不到安全感。
母爱很重重要,但父爱所给予孩子的心理积极影响,是母爱所不能替代的。
也许妈妈们轻松退一步,爸爸们才敢上前迈一步。
作者简介:清心,心理咨询师,心理系自由撰稿人。(本文首发三点一弯钩)
如果你生活上,情感上有所困惑,可以客观、详细描述事件、困惑点及诉求点,以邮件的方式发给我,并接受清心在个人自媒体平台公开回复,清心愿意为你免费解惑。邮箱请见主页介绍。欢迎关注《听心--清心心理问答》和《用心感受,而不是大脑思考》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