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拿到书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一本关于“变性人”的书。拆掉外面的护封,看着淡粉色的封面,中间是一个内嵌的符号:男女符号的合体。很有意思。
《丹麦女孩》这本书是以丹麦画家莉莉·易北和她妻子格尔达的故事为蓝本,作者抓住了真实发生在莉莉身上的事件和经历,加入自己的许多虚构来进行创作。
在他还没成为莉莉·易北之前,他是埃纳尔,是格雷塔的丈夫。一次偶然的契机,为了让妻子格雷塔在限期完成画作,他穿上了女装,成为模特。穿上丝袜的他,唤醒了身体里沉睡的另一个人,一个女人:莉莉。
格雷塔和丈夫玩起了这个游戏,允许莉莉的存在。她不能,也不想伤害丈夫。因为,她爱他。
埃纳尔需要莉莉,因为只有莉莉存在的时候,他才能摘下面具,不再伪装。
格雷塔需要莉莉,莉莉的存在激发了她创作的灵感,使她的画有人赏识。此外,也是保护埃纳尔。
埃纳尔承受着别人无法理解的痛苦,他陷入挣扎。身体里住着另一个人——莉莉,他认为,只有莉莉才是真实的自己,他想要撕下面具,做自己。
许多次的寻医,让他几近绝望。第一个医生认为他的体内有魔鬼,第二个医生认为他是个同性恋,第三个医生认为他得了精神分裂症,第四个医生找到医治他的方法,那就是切除控制性别的神经,而手术后的情况却无从保证。终于,他找到了第五个医生,那个医生能通过帮他做变性手术,让他永远成为莉莉。
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女孩,从很久以前就一直那么认为,所以他孤独、痛苦。
为了重生,为了做自己,他可以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因为,比死更可怕的事情,就是不能做自己。
(二)
看完书的我,将电影看了一遍。
电影《丹麦女孩》将故事搬上荧幕,埃迪·雷德梅尼用精湛的演技,生动刻画了莉莉这个角色,在细节方面的处理都很好。
看书和看电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看书的时候,自己的想象空间更大。书中更多关于埃纳尔和格雷塔的心理描写,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他们为何选择逃避,为何害怕,又是如何挣扎,让人看着痛心;为了追求爱,追求幸福,要经过心理斗争,又要与现实作斗争。
这个看书的过程,让自己更有代入感,试着站在别人的立场,理解别人矛盾的心理。
书中关于丹麦哥本哈根、法国巴黎、德国德累斯顿的景物描写都很生动,那些异国场景跃然纸上。
较之电影,文本带给人的感受,更加微妙。
(三)
人们对“异类”往往有一种偏见,无论是对残疾人(身体上或者精神上的残疾),还是对同性恋,都会存在歧视。我们往往在对其一知半解,甚至是一无所知的时候,表现得极为激烈,站在敌对的立场,以很高的姿态去鄙视他们。
说不清楚自己哪里更为优越,或许是自己“正常”,属于大部分人,而不是那孤立无援的小部队。
就像王小波《东宫西宫》中小史对阿兰那样,深入了解之后,态度是会有所转变的。
白先勇的《孽子》中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少年们,只是想要活着,他们为自己造了一个“安乐乡”,可是,哪怕是这么一点理想,外界也要想方设法地破坏和摧毁。
“让那一双双眼睛从头睨到脚,从脚又一寸一寸往上爬,一直爬回到我们的脸上来。那些眼睛,从四面八方射过来,我们无法躲避,亦无法逃逸。”
独自徘徊、无所依靠的他们最奢望的恐怕就是社会的一点点善意。
我相信,看完《丹麦女孩》的你,应该会对身边的“那些人”,少一点偏见,多一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