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译死亡

某日,看到某关于“死亡”话题的文章,忍不住也来聊几句。

提起“死”,或许是国人最忌讳的话题。就连孔子也不太正视死,方用“未知生,方知死”的言词来回避。然而,死却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重大课题。

小时候,有一天不知道怎的就懂得了“死”意味着永远的消失,我便活在了恐惧之中,因为我担心父母会死。有时半夜醒来,会仔细看看母亲的胸部是否还有“一高一低”的呼吸节奏,直到确认无误方安心睡去。长大后与母亲提起此事,方知,母亲小时也有类似的担心在姥姥身上。很夸张的一件事,那日,姥姥在地里干农活,累了便躲在地头儿边休息边晒太阳,一下子就睡着了。这时,在一边玩耍的母亲回过头来看到姥姥躺在那里不动了。于是,放声大哭的向姥姥扑去,撕心裂肺的喊着“妈妈”。哪曾想,这一突如其来的哭声,把刚进入梦乡的姥姥惊醒。镇定一看,原来是母亲“干得好事”,于是,姥姥大怒,呵到:“我还没死呢!”边说,边从地边拾起一根棍子起身就要打过来。还好母亲反映快,看见姥姥不仅没事,而且打人的动作依旧敏捷,于是撒腿就跑,避免了一场“女子单打”的决赛。

慢慢长大,似乎忘记了“死亡”的话题,也不会因为想到死亡而恐惧。第一次体验真正的“死亡”是姥姥的离世,说不出的滋味和痛苦,只有泪水可以表达一切。但日后似乎也没过多久,即使是思念,我的日子依旧可以灿烂。唯见妈妈缝年过节,或者姥姥的忌日、生日或是自己的生日,都会偷偷的哭泣,好多年都是这样。

后结婚生子,发现自己似乎不太在乎“死”,有时累了,反倒希望出点什么意外,觉得那样就轻松了!想归想,可是我不真的希望那样,因为我有女儿要照顾,有父母要孝顺。

作为新一代的父母,我已经不再避讳“死亡”的话题,经常会和女儿讲:“爸爸妈妈总会有那么一天不能再陪你,因为我们会死,所以你要学会爱自己,学会照顾好自己;真得我们哪天不在了,你要可以好好的活着!”理是如此,真说出口的时候,心里会是酸酸的。突然想起某位名人说的:世间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去年体会的似乎更加深刻,朝夕相处了10年的家公去世,紧接着关系非常好的二姨夫也去世了,瞬间觉得:人生真的短暂,那个“明天”不是永远都有,而且意外总会突如其来。“死”,让我重新产生了畏惧!

这几年,青少年、儿童的自杀率在不断的攀升,不知道身为父母的我们感想如何。

在我们的教育当中,缺失的东西太多,大环境暂且不谈(改变不了),就从家庭环境来说吧,除了“分数”,家长们似乎没有比这更关注的“宝贝”,“分数”真的是万能的吗?

我不敢否认“分数”给这个社会的公民带来的益处,包括我自己,可能也是“分数”的受益者。但是,有多少高分的“天之骄子”,却因为心理问题,选择“自杀”。如今,有多少家长,能够看到自身的问题,能够愿意去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又有多少家庭,仍沿用着自己的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又有多少家庭依旧采用身体暴力、语言暴力的方式来攻击孩子,孩子最有可能成为整个家庭情绪的“受害者”和出口,他们是最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利”反抗的那一个,因此,“自杀”或者自残,可能就成为这种家庭的孩子唯一能行使的“权利”。

五六十年代的人,学的知识可以用一辈子,七八十年代的人学的知识可以用十年,当下的知识,边学边过时,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如今的孩子,比我们那个年代要难的多,因为人类积累的知识量够多、知识更新的速度够快,孩子今天要学的东西远高于我们那个年代的知识量,孩子可以玩耍的时间却远低于我们那个年代,孩子们有很少的方式和时间来缓解自身的压力。世界是多元的,成年人对孩子的评价却是只有“单一”的“分数”,似乎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一切都没那么重要。孩子们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也不知道生是什么,更不知道死是什么。 父母越发难于理解孩子们,孩子们也痛苦于与父母的沟通。当孩子们在家庭得不到足够的支持与理解的时候,选择自杀,似乎成了唯一的解脱方式。

我无法得知,选择自杀的孩子们,在结束生命的那一瞬间是否真正明白什么是死,是否有后悔,是否怀念曾经爱他们的人,是否真的得到了释怀,是否、、、、我无从得知,只觉得心痛。

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不敢说知道!

我在坚持着自己的教育之道: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女儿学习的自驱力,不强迫,不打骂,不看分数。尽可能的去引导她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让她明白今天的一切都在为她想要的生活填砖加瓦;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就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学或不学,自己决定,因为未来的生活,我无法替她而过!我们必须要承认我们自身的局限性,唯一能给孩子不过时的东西便是:热爱生活!

一面探索,一面紧张,一面坚持!我并没有确定有效的方式教会女儿热爱生活,于是我不断的学习、探索怎么样成为一名合格的母亲;当看到孩子成绩下滑的时候,我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害了她,会很紧张,毕竟我们都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看到孩子为自己要成为一名设计师在自发的付出努力的时候,我坚信自己是对的,坚持自己的理念!

无论今朝如何,一切都没有定论,未来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确信:只要生命还在,一切都有机会!

人,从生下来,就离死亡越来越近,而我们却不懂得死亡意味着什么,总以为那个明天我们就可以去看父母,总以为那个明天我们就可以陪孩子,总以为那个明天孩子就可以出人头地,总以为那个明天就、、、、

而那个明天,会为我们而永远守候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