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认为失去的东西使我们更痛心!
这句话出自简短至14分钟的精彩短篇法语悬疑片《调音师》中阿德里安之口。
阿德里安是一个调音师,确切地说是一个“盲人调音师”。他成为盲人调音师只因一个故事。
莫高二王朝的皇帝沙贾汗的妻子去世后,他痛苦万分。他下令召见当时最伟大的建筑师。建筑师来到了他的面前,接着皇帝问他:“你结婚了吗?”“是的,我的陛下。”“你爱你的妻子吗?”"当然,我的陛下。她就是我的生命,我爱她胜过全部。" “很好。那么我将下令赐死她。这样一来你便能与我感到同样的痛苦,然后你才能为我的妻子建造世上最美丽、最奢华的陵墓。”皇帝下令赐死了建筑师的妻子。建筑师建造了泰姬陵。人们认为失去的东西使我们更痛心。
然后阿德里安便理所当然的决定了当盲人调音师,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人们的特殊优待,无所顾忌地偷窥着他人的隐私。
如果没有意外,阿德里安或许会一直做他的盲人调音师,直到他掉入了自己设下的陷阱里――亲眼目睹了一桩谋杀案的发生却要继续故作镇静,佯装不知终于难逃一死。
此时的他自知却难以自拔。
为何会自知而又难以自拔呢?
我弹琴的时候你不能杀我!
我弹琴的时候你不能杀我!
阿德里安一边这样想着,一边谈着琴。然后便听到砰的一声,不是关门声,而是枪声。
可见他自知命运,可明显他安于命运,丝毫没有斗争反抗的趋势。
他为何不斗争,明知道对方只是一个老妇人,虽冷静残暴却终究是个臃肿的老妇人,他堂堂七尺男儿拼尽全力会无生存几率吗?
除非――
除非他担心一旦反抗了,他的假装便会被拆穿,到时虽然命保下来了,却将面对客户的谴责,良心的不安,所以既然要装就要装到死,毕竟这也是职业道德啊!可我对此有些不以为然,显然他是一个全无职业道德之人。
那么,除非他就是入戏太深了!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我想这便是他最可悲的地方吧!
阿德里安可悲可恨却并不该死。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他沦落至此并非他天性使然,只是一时被痛苦和绝望蒙蔽了双眼――一个学习钢琴已有15年之久的天才钢琴家,可是在梦寐以求的伯恩斯坦钢琴大赛上因为紧张他功败垂成,女友也在他最灰暗的时刻离开了他,他的人生跌落谷底。
人们常常会因为痛苦和绝望走向人生的另一个极端甚至违法犯罪。明知是错却又无法自拔。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是百年身。
归根结底,阿德里安就是被自己作死的。
更可悲的是他到最后也未能醒悟。
阿德里安的结果会是和他类似的很多人的结果。影片通过荒诞和夸张的方式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不作就不会死!
电影很精彩,强烈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