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前因病不能送园和如今放假期间,我的直接感觉是自由时间瞬间缩水。这种感觉一出来,我也立马被自己惊了一下:不是一直“标榜”自从后悔了送回老家的那段日子以后,就再也不想离开她半步之遥么?怎么直觉被嗅出的居然有些微“嫌弃”之味……
惭愧惭愧,这是说明我的私心本质已侧漏,还是说明我已领悟到如今孩子有点长大了,自己该有除作为妈妈以外的其它需要,而自觉渐行隐退?再或者,我是正在隐约踏上马斯洛第五阶——自我实现的需求之路?
不不不,一定是高估了。因为“自我”甚至还没想好到底有啥需要……
自私肯定是有了,因为我会埋怨是你带来的如下结果:我不再能安安静静坐在电脑前哪怕十分钟,因为惦记着你会蹬蹬蹬来捣乱,于是跟电脑有关的学习都撂挑子;不能专心用手机APP,因为你知道“看手机”就是不专心的表现;看个大部头也看不进字里行间去,因为总操心你在客厅跟奶奶/爷爷看电视有无超时、吃零食有无不歇嘴…;得放弃独立外出的时间,因为愈待愈黏的日子里夜间更离不开妈妈。
于是每日跟你剪纸、手工、涂色、画黑板、翻书、唱歌、编游戏、玩具……天气好的话出门晒太阳、吹风、追跑……
“把心全部用在孩子身上、用在育儿上”,其实是讲好听的,自我安慰罢了。
“荒废”。一语中的。
很久以来手机可以一天不充电。无社交。无新闻。
如今很多事情都可以只依赖于手机来完成了。比如看书,比如关注时事,比如有些工作,比如购物。如阅读一事,之前参与了个打卡激励性质的阅读活动,每天自留的时间若不够,很难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即使完成,也是与睡眠抢时间、或赶任务交公差般。当然这很大程度上也有心态问题,急躁情绪,“任务”心理。但很大程度也给够了自我的满足感。时间的满足感。造成“我没有蹉跎了岁月”的“假象”。
而明显明白手机控对自己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影响。却没能很明确找到较合适的令两者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深度挖了自己一阵,自己原来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去请求孩子的理解和原谅?!那么中心重点在哪里?在自己?So,回到前面的问题:自省对孩子精神需求(不说心理是我觉得孩子其实没什么“心理”,这么官方的词汇于她来说过于冰冷和苛刻,而窃以为“精神”更自由)的重视度,同时也庆幸我没丢失自己。